粗饲料处理方法: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改善饲料品质
物理加工法是粗饲料处理的基础,主要包括饲料的切断与粉碎,以及制成颗粒。饲料切短后可减少咀嚼时能量消耗,也可减少饲料的浪费;饲料粉碎后增加了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但粉碎过细会引起消化率降低。而饲料制成颗粒后,有利于机械化饲养,减少了饲料浪费,由于风尘少,质地硬,大小合适,故适口性强。
改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与饲喂价值,
方法 | 描述 |
---|---|
青贮 | 利用微生物将青绿饲料密封进行厌氧发酵,从而长期保存其营养成分的方法。 |
氨化处理 | 将氨气或氨水施用于粗饲料中,使其与纤维素发生反应,从而软化饲料并提高其营养价值。 |
碱化处理 | 通过碱性物质处理粗饲料,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
添加尿素 | 向粗饲料中添加尿素,提供额外的氮源,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 |
块状饲料加工处理 | 将粗饲料加工成块状,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提高适口性。 |
粉碎是粗饲料加工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提高消化率。粉碎的细度一般为0.7~1.0厘米,但不要粉碎得太细。如果太细,家畜咀嚼不完全,唾液不能混合均匀,马类容易引起疝痛,牛羊类则容易引起反刍,并加快饲料通过瘤胃的速度,粗料在瘤胃停留时间缩短,发酵不全,会降低秸秆的消化率。
四、浸泡浸泡法是将切碎的秸秆浸泡在水中混合精料进行饲养。这种方法是我国农村常用的秸秆调制法,浸泡的秸秆软化,提高了适口性,精料容易粘在秸秆中,可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五、草浆用禾本科作物秸秆调制草浆,改善适口性,易消化,适合饲养肥育猪。调制方法是将秸秆切成2~3厘米长,每100公斤秸秆加入5公斤石灰粉,加水混合,煮沸后加入6~7公斤水,再煮1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放入打浆机内打浆,每分钟220转速,80秒即可。
六、蒸煮蒸煮可以改善秸秆的适口性,软化纤维素,常用于饲喂种猪、肥育牛和低产乳牛,蒸煮温度为90℃,1小时后放入箱内2~3小时。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粗饲料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为家畜提供更优质的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在提升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过程中,物理加工方法起到了基础而关键的作用。以下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这一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秸秆的切短与粉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