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晒田是水稻生长后期的重要管理措施

具体的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一定要掌握清楚,避免造成水稻生长不适。晒田是水稻拔节孕穗期的重要田管措施,晒好田有利于增强水稻根系活力、调...

晒田是水稻生长后期的重要管理措施

水稻分蘖时,根据速度有早和晚之分,一般情况下,早分蘖的会长成穗,然后结稻粒,而那些相比晚分蘖的,一般不能长成穗,及时能长出穗,也是那种小穗,并不会对产量带来多大的提高,相反,它还会消耗养分,影响主茎穗上的生长....经常种植水稻的朋友都知道,如果田间湿度一直过大的话,病虫害的危害会加大,比如稻瘟病、叶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等,在同等条件下,湿度越大,病虫害的发生就越大,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持续干旱缺水,有的水稻“被晒田”,即还未到晒田时间田中已无水层,有的甚至田面干裂,导致水稻分蘖困难,苗数不足。遇此情况,要对稻田实施浅耕,疏松表层土壤,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散失,防止田面大面积开裂,同时利于接纳雨水。一旦有水后,要及时追肥,促苗恢复生长。

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轻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所谓 苗到不等时 ,是指够苗就要晒田,不必等到水稻生长...

水稻晒田是水稻种植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4、当田间有三分之一左右植株已拨节时,应停止晒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众所周知,水稻晒田是水稻增产促早熟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但多数水稻种植户对水稻什么时候晒田最合适,水稻晒田的方法并不是很了解,水稻晒田的轻重程度和方法要根据土壤...

晒田的作用 晒田的方法 晒田的注意事项
控制无效分蘖 及时适度晒田 晒田时间一般在分蘖后期至拔节前较为适宜
提高成穗率 晒田时间控制在5~7天 晒田后要及时复水
减轻水稻病虫害发生 根据土壤情况灵活掌握晒田程度 避免晒田过早或过晚

水稻晒田的好处很多,但是晒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晒田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很重要,如肥水管理、秧苗的管理等,都影响着水稻产量和质量。而水稻晒田对水稻种植益处很多,可以改良稻田土壤结构、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促进秧苗根系下扎、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轻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但水稻晒田,只有掌握好“火候”,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中国农业技术网为您介绍。

在晒田时间上,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所谓“苗到不等时”,是指够苗就要晒田,不必等到水稻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时期才晒。由于杂交水稻分蘖能力较强,刚开始晒田时仍然能够继续分蘖,因此应将晒田时间适当提前,在总茎蘖数达到计划苗数的八成时就要开始晒田。所谓“时到不等苗”,是指水稻一旦进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即使每亩总茎蘖数尚未达到预定目标,也要及时排水晒田。否则错过时机,水稻对水的敏感性增强,就不宜再断水晒田。

在晒田程度上,要看田、看苗、看天气灵活掌握。一般叶色青绿、长势一般、施肥不多的瘦田,以及灌水困难的旱田要轻晒;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肥田,以及低洼冷浸烂泥田要重晒;对保水性能差的沙土田,晒后土质易变硬、复水后难泡软的胶泥田,以及缺乏灌水条件的“望天田”,就不宜晒田。晒田时间一般控制在5~7天,以晒至田面出现鸡爪裂纹、秧苗叶色转淡、叶片挺直如剑、进田站立不陷脚、新根现田面、老根往下扎为宜。晒田后要及时复水,同时根据苗情长势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直到抽穗前不再断水,促水稻孕穗拔节。

浅、湿、湿间歇灌溉可使田间积温增加76-165度,10厘米土壤大于 10度积温增加43-63度,这对北方稻区水稻生长发育和后期成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晒...


晒田是水稻生长后期的重要管理措施,需掌握时机和技巧。已经说过,下面看看晒田:水稻后期管理关键技巧。

掌握晒田时机,避免水稻生长不适

晒田是水稻生长后期的重要管理措施

晒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具体开始和结束时间必须精准掌握,以免造成水稻生长的不适。晒田,顾名思义,并非简单的排水,而是将水排干,进行晾晒。晒田过早,会影响有效分蘖的产生与生长;晒田过晚,新分蘖过旺生长,会延迟幼穗分化速度。以河南好美特为例,6月底的晒田对水稻生长尤为有利。

分蘖速度,决定产量高低

田间湿度,病虫害的温床

晒田技巧,增产的秘密武器

掌握晒田的时机、程度和方法,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管理,让水稻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收获丰收的喜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