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小樱桃产业,从地方特色到经济支柱
樱桃,这个小巧玲珑的果实,在六枝特区这片土地上,正逐渐从一种地方特色走向经济支柱的地位。其发展历程,无疑引人关注。
发展阶段 | 主要举措 | 成果 |
---|---|---|
起步阶段 | 退种玉米调结构,实施樱桃种植 | 1500亩樱桃林,年产20万斤,产值达200万 |
成长阶段 | 引进企业投资,实现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种植 | 1万亩玛瑙红樱桃种植,预计3年后进入盛产期 |
成熟阶段 | 举办樱桃节,打造旅游小镇,拓展市场 | 提升樱桃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
封面图打开西瓜视频,看完整高清内容贵州经济频道头像贵州经济频道48万粉丝13197视频关注六枝1500亩樱桃林,年产20万斤,产值可达200万原创450次播放2019-03-31发布六枝特区岩脚镇新寨村,通过退种玉米调结构实施1500亩传统樱桃种植,今年已全面进入盛挂果,预计今年产量达20万斤,产值可达200百万左右。
在务工参与、效益分红和爱心分红等过程中,近日,六枝特区大用农业园区凉都红樱桃基地里,又红又亮的樱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旅游...
一是准确定位,规划引领。“落别樱桃”因表皮鲜红、汁多味甜、肉厚核小而久负盛名。近年来,该乡瞄准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商机,将“落别樱桃”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列入“3155”工程重点打造产业,规划建成樱桃种植基地,并努力向罐头、饮料、果酒、果酱等方面延伸产业链。
四是深度融合,扩大效应。落别乡自然风光秀美,布依风情浓厚,素有“小桂林”之称,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洒耳景区。“落别樱桃”出名后,该乡借势对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等进行同步开发,着力打造布依风情旅游小镇,并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樱桃节暨布依文化旅游节”,通过小樱桃向广大游客展示、宣传了落别魅力,为乡村旅游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六枝特区累计发展农业特色产业131.8万亩,覆盖213个行政村、41.83万人,其中,产业覆盖贫困人口11.96万人,累计有效带动脱贫7.6万人。
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煤炭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煤化工产业、能源综合利用产业等四大版块,实现了六枝特区循环经济园区从无到有的突破。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申勇说,地方党委政府专门为一个项目成立指挥部,这在他们公司以往的发展历程中,是从未有过的事。
中新网六枝12月7日电近年,六盘水六枝特区以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抓手,重点围绕流域沿岸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型、连片型、优势...
“成熟的岩山樱桃色泽红艳、肉厚汁多,品质属上乘,之所以没有给农户带来太多的收益,主要是销售市场没打开,如果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下坝发展樱桃产业将会大有可为。从2005年开始,下坝镇把扩大岩山樱桃知名度、打开销售市场作为扶持当地樱桃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部地带,是一个山区县城。该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其中,以种植猕猴桃为主要产业,已成为六枝特区的特色产业之一。本文将探讨六枝特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前景。
三是企业带动,规模发展。引进贵州大禹王、天宝公司等公司投资樱桃产业,实现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园区。目前已在落别村、牛角村流转1万亩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玛瑙红樱桃,预计1年后挂果,3年后进入盛产期。
五是优化服务,拓展市场。为提高樱桃种植和管理水平,增加产量,保持口感,该乡每年邀请农业专家、乡土人才对村民进行1-2次实地培训,并组织村民利用远程教育自学,现全乡掌握樱桃种植技术的有1600余人,规模种植的约1000户。每年春天,该乡还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体,多渠道向社会传递樱桃的长势和产量信息,使得樱桃成熟后不愁卖,价格稳定在每斤8至15元。
目前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还较低,产业链条短,大多数农产品仍处于原材料的销售和初级产品加工上,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提不上来。
樱桃产业,这一地方特色经济的瑰宝,正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樱桃不仅是一种果实,更是一个产业的象征,一个助力农民增收的典范。
因地制宜,转型发展
多元化经营,效益分红
精准定位,产业链延伸
深度融合,扩大效应
优化服务,拓展市场
未来展望: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