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泥鳅稻田养殖:一种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的生态农业模式

应注意: 养殖泥鳅的稻田不宜同时混其他鱼类。由于泥鳅栖息于泥中,一般来说,养殖泥鳅的稻田采取上述方法施用农药、化肥比稻田养殖其他鱼要...

泥鳅稻田养殖:一种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的生态农业模式

我公司因地制宜开展稻田养殖泥鳅,创造高效益生态农业的新型模式.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目前野生泥鳅资源已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需求..为适应泥鳅健康养殖工程的不断推进,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本公司引入生态学理念,采用稻田健康养殖模式,成品鱼及加工...

泥鳅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羂泥鳅在稻田里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稻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其卵粒都是泥鳅的良好饵料,所以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相互促进,达到稻、鳅双丰收。

项目 内容
稻田及水稻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是将水稻种植与泥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献花来自:老赵1966 《现代农业》.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 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收效较快等特点,适合分散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当下泥鳅市场行情好,经济价值高,是比稻田养鱼更有效益的水产养殖业.

稻田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养殖泥鳅,需要在水位较浅的小水体中养殖,尤其适合在稻田中养殖.

先种一季水稻后,待水稻收割后晒田4~5天,施好有机肥培肥水质后,再曝晒4---5天,蓄水到40厘米深,然后投放泥鳅种苗,轮养下一茬的泥鳅,待泥鳅养成捕捞后’再开始下一个水稻生产周期。就这样做到动植物双方轮流种养殖,它的优点是利用本地光照时间长的优点,当早稻收割后,可以加深水位,人为形成深浅适宜的“稻田型池塘’’,有利于保持稻田养殖泥鳅的生态环境。另外,稻厂收割后稻草最好还田,稻草本身可以作为泥鳅的饵料,加上它在稻田慢慢腐败后可以培养大量的浮游生物,确保泥鳅有更充足的养料,当然稻草也可以为泥鳅提供隐蔽的场所。

内容提示:第4 卷第4 期2 0 0 2 年12 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L ia o n in gA g r ic u ltu r a l V o c a tio n - T e c h n ic a l C o lle g eV 0 1. 4 . N o . 4D e c , 2 0 0 2北方稻田养殖泥鳅技术宋连喜1綦颖1刘芝宏2( 1辽宁农业....第4卷第4期2002年12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LiaoningAgriculturalVocation-TechnicalCollegeV01.4.No.4Dec,2002北方稻田养殖泥鳅技术宋连喜1綦颖1刘芝宏2(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

稻田泥鳅养殖:绿色农业的创新之路

在一片生机勃勃的稻田里,泥鳅们欢快地穿梭于泥泞之中,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更是现代农业的智慧结晶。稻田泥鳅养殖,正是这样一项将水稻种植与泥鳅养殖完美融合的创新实践。

稻田泥鳅养殖,将原本单一的稻田生产转变为复合型生态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质管理、泥鳅病害防治等。

泥鳅稻田养殖:一种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的生态农业模式

因地制宜,打造高效益生态农业模式

我们公司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稻田泥鳅养殖的实践探索。通过引入生态学理念,我们采用稻田健康养殖模式,实现了成品鱼及加工产品的双丰收。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要考虑稻田及水稻的适宜性。稻田及水稻应选择进排水方便、土壤层较厚、泥层20-30cm的地点。此外,稻田的改造也是关键,需确保稻田内部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适合泥鳅生长。

稻鳅轮作型:高效利用稻田资源

稻鳅轮作型即稻鳅同养型,这一模式使得水稻田在翻耕、晒田后,可以在鱼溜底部铺上有机肥作基肥,培养生物饵料供泥鳅摄食,从而实现稻鳅两不误,力争双丰收。

稻鳅间作型,即利用稻田栽秧前的间隙培育泥鳅,然后将泥鳅起捕出售。稻田单独用来栽种晚稻或中稻,这种模式主要是用来暂养或囤养泥鳅。

单季稻养泥鳅,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季稻田中养泥鳅。单季稻主要是中稻田,也有用早稻田养殖泥鳅的。这种模式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稻田的综合效益。

稻田泥鳅养殖,作为一项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新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稻田泥鳅养殖将会在农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