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过后河蟹当年养成技术,关注灾后河蟹快速恢复与高效养殖
水灾过后,河蟹养殖户们面临着如何快速恢复生产、提高养殖效率的难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灾后河蟹恢复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摸清河蟹存塘量
灾害过后, 要摸清河蟹存塘量,以便安排下一步的生产计划。估测存塘量的方法为:可将新鲜小杂鱼投喂到蟹池中,4-6小时后观察小杂鱼的残留量,以1...
二、洪涝灾后恢复水产养殖生产技术要点
连续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人们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渔业养殖损失更大。为了受灾渔民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尽早恢复灾后生产,笔者提出洪涝灾后恢复水产养殖生产技术要点,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水灾过后,养殖户应立即检查池塘、网箱、围网、拦网等渔业生产设施...
小龙虾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地方开展了对小龙虾的人工养殖。为提高小龙虾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我站于2008年在海安县南莫镇黄陈村小龙虾养殖专业户徐连风处进行了大规格鱼种池塘套养小龙虾高效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收益。
五、辽宁河蟹养成规格和效益
辽宁河蟹作为我国河蟹中的一个重要地理群体,近年来因为河蟹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流通,各个水系的绒螯蟹正在加速混杂到辽宁地区来。性早熟、养不大的难题直接影响了辽宁河蟹养成规格和效益。
当年养成成蟹的则选购规格较大的,以200只以下/kg为宜。投放小规格蟹种或人工培育的蟹种、辽河蟹等应适当增加投放量30%左右,以不超过每亩100...
功能用途推动灾区河蟹恢复生产,提出“一围二种三投螺;稀放混养品种多,药浴施肥不可少,强化营养最重要”等技术措施。为增加蟹塘养殖总产量,池塘中可增加青虾、鱼类的套养比例。
为了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在河蟹养成期,甚至在育苗期,大量使用药物,尤其是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在河蟹体内大量积蓄,这一类的河蟹若用来繁殖...
九、关注气象条件与气象灾害
河蟹的生长、活动、摄食、蜕壳等与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等关系很大。在河蟹养殖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与预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浅谈大规格河蟹养殖技能论文关键词河蟹;大规格;养殖技能论文摘要大规格河蟹能给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了大规格河蟹养殖技能,包罗:选用良种,严把蟹种质量关;莳植水生植物,制造一个精良的生态环境;操...
十一、研修受益匪浅
在省局科教处、推广站和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采取实际操作、集中授课、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学员普遍反映,这次研修受益匪浅,对提高河蟹养殖技术和示范户综合生产能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图1。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
十三、疾病防治
甚至养殖池中的病、死蟹体中的病原体传播到健康的河蟹体上,这一类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性的病原生物,另外还有霉变的饵料可以直接影响到蟹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传播途径也属水平传播。
选用大眼幼体培育的当年大规格蟹种养成技术是河蟹养殖洪灾过后进行复产自救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一般可以达到亩产80千克、规格100~120克/只、亩产值4000元、亩效益2000元左右。
十五、降水消毒
在做好加固塘埂,防逃设施修缮的基础上,亩用1~2千克茶皂素等中草药全池泼洒,彻底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再用200~300克/亩二氧化氯和15~20千克/亩生石灰,不仅可以杀灭随雨水带入的病菌,还可以澄清水体、中和酸性、提高pH值。
消毒结束一周后,亩投放100千克的螺蛳,以净化水质,并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把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分别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同时,适量使用护草剂,有效修复水草,并用生物有机肥、无机肥等促进水草生长;水草腐烂严重、覆盖率较低的,可移栽其它池塘或天然水域的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等,使水草覆盖率占整个池塘水面的1/3左右,确保安全度过高温季节。
十七、蟹种放养
坚持大规格、稀放的原则,选择当年培育的大规格幼蟹,考虑到远距离运输的成活率,亩放养量1500~2000只为宜。放养时,采用3-4%浓度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以防止病菌感染。另外,有条件的每亩还可放养青虾苗5万尾左右。
1.科学投饵。饵料是河蟹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河蟹的产量、规格,饵料投喂要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及水温、水质和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总体要求要坚持吃足吃匀和精粗结合的原则,为确保河蟹快速生长...
2.水质水位调节。池塘养殖对水质和水位的掌控尤为重要,池塘的水位应因为水温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加深,放种时在50~60公分,高温季节在80~100公分,可每7~10天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3.科学防病。水灾过后,随即将面临的高温季节,更容易发生病害。池塘养殖应根据各塘口的实际情况采取水体消毒与内服药饵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多糖和中草药等提高河蟹免疫力...
灾情过后,河蟹养殖的复苏之路
及时评估,精准布局
- 修复养殖设施:水灾过后,养殖户应立即检查池塘、网箱、围网等设施,确保其安全稳固,防止 受损。
- 生态修复:通过投放螺蛳、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环境。
- 科学放养:选择大规格、稀放的原则,投放蟹种,提高养殖效益。
案例分享:海安县南莫镇小龙虾养殖
为了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下技术要点值得注意:
- 选用良种:严把蟹种质量关,选择大规格蟹种。
- 优化环境:种植水生植物,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 科学管理:合理投喂,控制水质,防病治病。
培训与交流:提升养殖技术
防病治病:保障养殖安全
河蟹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针对疾病发生的条件及传播途径,采取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加强防病治病的措施,是保障养殖安全的关键。
灾后河蟹养殖的复苏之路充满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通过科学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相信河蟹养殖户能够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