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黄鳝肤霉病是一种由肤霉引起的鱼类疾病

鱼类肤霉病,又称白毛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主要由真菌寄生在鱼体表引起。这种疾病在黄鳝养殖中尤为常见,严重威胁黄鳝的健康和生长。

黄鳝肤霉病是一种由肤霉引起的鱼类疾病

疾病概述

鱼类肤霉病是一种危害鱼卵、幼鱼及成鱼的疾病,具有广泛流行性。对水产动物它是一种继发性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鱼体死亡。而且,水霉对鱼类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部位均可被感染。

症状 防治方法
体表出现白毛 使用含碘消毒剂浸泡,或用食用盐、高锰酸钾等
鱼体焦躁不安 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水温
大量粘液分泌 使用有机酸或维C解毒

预防措施

预防黄鳝肤霉病的关键在于饲养过程中的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
  • 在越冬前用药物浸泡鱼体杀灭寄生虫。
  • 使用400—500毫克/升食盐溶液和碳酸氢钠400—500毫克/升溶液合剂全池遍洒。
  • 在黄鳝入池养殖前,鳝池应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池消毒。

治疗方法

  • 使用含碘消毒剂浸泡病鱼。
  • 用孔雀石绿直接涂敷病区。
  • 使用5%的碘酒涂抹患处。
  • 使用3%-5%的食盐水浸泡病鱼。

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性疾病比较顽固,需要多次使用药物,每次使用要间隔24小时,每连续使用2-3次后,就要停一天,使用有机酸或者维C解毒一下,并且配合内服龙昌胆汁酸,以增强肝脏功能,恢复体质。

黄鳝肤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预防和治疗该病需要养殖者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方法。通过加强预防,提高养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黄鳝肤霉病的发病率,保障黄鳝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肤霉病的威胁:认识这种常见真菌性疾病

黄鳝肤霉病是一种由肤霉引起的鱼类疾病

二、案例分析:从鳝卵防治看肤霉病的防控策略

1. 对鳝卵使用6毫克/千克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清洗,连续进行2天。

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保护了养殖场的利益。

1. 重视预防:加强日常管理,减少鱼体受伤的机会。在越冬前使用药物对鱼体进行浸泡,杀灭寄生虫。

2. 控制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3. 病害治疗:对于感染肤霉病的鱼类,可以使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孔雀石绿等药物进行局部处理。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在肤霉病的防治上,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创新成果。例如,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抗病性强的鱼类品种,或是研发出更高效的药物来应对这一疾病。

面对肤霉病这一挑战,我们既要依靠传统的防治方法,也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