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橄榄山地栽培技术,针对山地地形特点

山地橄榄,作为我国南方特有的经济果树,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只是,山地地形复杂,如何在这些特殊环境中提高橄榄产量与品质,成为许多果农关注的焦点。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地橄榄栽培的关键技术。

橄榄山地栽培技术,针对山地地形特点

一、园地建造

1992年,镇党委、政府将橄榄种植作为提高农业收入的龙头项目,至今已种植超过1.2万亩。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橄榄山地栽培 应注重园地建造。

时间 内容
前期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确保有充足的水源。
中期 筑梯田,梯面宽1.5~2米,外高内低,防止水土流失。
后期 深挖大穴,施足基肥,为橄榄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山地橄榄栽培技术要点

  • 幼年树应薄肥勤施,促进抽梢,原则上抽1次梢施1次肥。
  • 结果树一般每年施3~4次肥料,分别为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和过冬肥。
  • 施肥时应注意不要伤及根系,并轮换位置。
  • 橄榄一般宜在3~6月份种植,以春梢尚未抽吐时种植成活率最高。

三、病虫害防治

橄榄山地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病虫害 防治方法
星室木虱 采用20%杀灭菊酯4000倍液防治。
小黄卷叶蛾、金龟子、叶甲 可采用杀虫王、杀虫威800~15000倍液防治。
天牛 采用药棉浸乐果500倍液堵塞蛀孔,并用泥土密封洞口的方法进行防治。
炭疽病、煤烟病 可用77%可杀得600~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

四、中耕除草

山地橄榄栽培过程中,中耕除草是保证橄榄生长的重要环节。一般一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分别在4~6月份、果实下山后和“立冬”以后进行。

五、适时嫁接

橄榄适时嫁接是促进橄榄早结丰产的重要措施。一般种植营养杯苗的果树,种后的第三年开始嫁接;种植3年生大苗的,种后的第二年开始嫁接。

橄榄山地栽培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果农们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山地橄榄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知识能对您的橄榄种植事业有所帮助。

橄榄山地栽培技术,针对山地地形特点

橄榄的种植时机很讲究。通常,3至6月是最佳时期,这时春梢尚未抽出,幼苗成活率较高。种植时,要注意撕开营养袋,避免根系受损,同时用肥沃的细土覆盖根系,提高栽植成功率。如在广东某地,当地农户通过这种种植方式,橄榄树成活率高达95%以上。

橄榄生长过程中,肥水管理至关重要。通常每年施肥3至4次,分别在花前、果实生长期、采果后以及冬季进行。以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复合肥,以满足橄榄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如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橄榄品质。

四、嫁接技术,橄榄早结丰产的关键

嫁接是橄榄栽培中的重要环节,能显著提高橄榄的产量和品质。通常,在橄榄种植后第三年开始嫁接,选择在“春分”、“清明”两个季节进行。通过嫁接,不仅能使橄榄树早结丰产,还能提高抗病性和适应性。

为了保持橄榄树型健康,需要定期修剪和除草。修剪时要去除过强、过弱、过密枝条,确保树型呈半圆头型矮树冠。同时,每年进行2至3次中耕除草,既可以减少杂草与橄榄树争夺养分,又能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因为橄榄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山地橄榄栽培将更加注重科学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化。通过不断优化栽培技术,提高橄榄的品质和产量,山地橄榄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