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镇宁自治县,以种植金莲藕为特色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带领下,镇宁自治县全镇大力推动创新模式,发展农旅结合,引入莲藕作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一度逾5000余亩,每逢夏季十里荷塘...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经济能人示范带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产业发展、贫困户受益和能人增收的“三赢”局面,为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前进村第一书记刘林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带领当地一批想创业、能干事的返乡农民工外出考察。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按期脱贫摘帽,今年以来,黎坝镇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脱贫产业路,切实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种植模式,立足...
王文宣说:“长脚组的莲藕不仅在安顺有市场,在贵阳、水城、六枝等周边城市都很好卖,莲藕种植已成为长脚组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
在连绵千亩的水田里全部种下莲藕,并不是一夕之功。“长脚组的莲藕种植从2004年就开始了,经过了11年的发展,从最初的4亩演变成了如今的1000亩。”王文宣介绍道。
长脚组是镇宁大山镇的莲藕种植示范基地,由于水源方便,气候适宜,这里种出的莲藕又圆、又白、又大。长脚生力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文宣说:“莲藕种植不太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现在收获的莲藕不仅可以作为蔬菜出售,还可以当作藕种售卖,如果村民觉得价格不好不想卖,留在田里也不会坏。”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脚人,王文宣说:“交通运输不便、水源不畅、缺少发展资金和思路等曾经是阻碍长脚莲藕规模种植的绊脚石,只是现在这些困难和问题正因为莲藕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得到了逐步解决。”
一张姓村民拎着刚收获的莲藕,乐呵呵地说:“一亩水田种植水稻,一年到头也就几千元的收入,而种植一亩莲藕的亩产值能够达到13000元,收入相差了好几倍,现在我们长脚组家家户户都种得有莲藕呢。”
为了让莲藕种植的效益最大化,我们打算种植一部分观赏藕,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王文宣介绍道。如何种出致富“金”莲藕,长脚组对莲藕种植有了新打算。
“去年以来,为了解决长脚组莲藕种植的资金问题,在组里共成立了10个小微企业,以每40亩莲藕种植成立为一个微企,争取补助46000余元。为了解决水田的肥力问题,市农委、县农业局都分别给予了支持,将60吨肥料免费分发给了种植农户。”镇宁自治县大山镇经发办主任陈仕慰介绍说:“现在长脚组的水源沟渠问题、通组道路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决。”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
2004 | 4 | 40 |
2015 | 100 | 100 |
2020 | 1000 | 1000 |
收藏分享微信好友新浪微博朋友圈QQ空间QQ好友评论打印字号5月10日,记者来到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在该村长脚组的莲藕种植基地,记者看到...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3028号 Copyright © 2021 Btime.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由贵州镇宁自治县,以种植金莲藕为特色,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金莲藕助镇宁,脱贫致富新篇章的方向。
莲藕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在长脚组,一个位于镇宁大山镇的典型村庄,莲藕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11年前,这里只有4亩莲藕种植面积,如今已发展到1000亩。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村民们生活质量的飞跃。
不仅仅是长脚组,镇宁自治县其他地区也在积极发展莲藕产业。例如,大寨村通过莲藕种植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未来展望:金莲藕助力乡村振兴
金莲藕产业已经成为镇宁自治县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未来,镇宁将继续加大莲藕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让更多的村民从中受益,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