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濒危:因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因人类过度捕杀、生存环境被破坏、自身繁育效率低下等因素,过去几十年,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有鲮鲤之称的中华穿山甲是我国境内生存主要的穿山甲种类,《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华穿山甲在过去20年里数量减少了90%。
其中,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数量已经少到了灭绝的边缘。对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向世人给出了醒目警告:穿山甲极危。大地之子,上古瑞兽,80后对穿山甲的友好记忆,很多是来自于动画片《葫芦兄弟》。片中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又拥有钻山打洞本领的穿山甲形象,它是整个葫芦兄弟和妖怪斗争故事的主角。
研究小组对有关2010年以来被没收货物的记录进行了分析,他们共发现了2.59吨鳞片和259只穿山甲——其中220只是活体穿山甲,39只是死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穿山甲鳞片的价格一路攀升。美国《生态学与环境前沿》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1公斤鳞片以前售价8.5英镑,2014年最高能卖到360英镑。
一、穿山甲非法交易的规模非常巨大
尾长不到体全长一半,相比其他穿山甲较短,因此也被叫做短尾穿山甲。由于它的体表鳞片排列似鲤鱼的鳞片,故在一些地区也俗称其为鲮鲤。因体被鳞片,四肢短,行走贴近地面,也常被误认为爬行动物。中华穿山甲一般栖息在人为干扰少,食物水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乔木郁闭度适中,林下灌草茂密,海拔1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
由于这种过度捕杀加上栖息地被破坏,导致穿山甲种群的数量的全球范围内大幅度跌落。高考注册VIP邮箱免费下载网易官方手机邮箱...
二、中国人喜欢吃“野味”
2014年3月,中国执法人员和英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报告警告说,中国穿山甲正面临“被吃绝”的危险。
穿山甲是极度濒危物种,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只是,穿山甲鳞片的药用需求导致了非法捕猎,加剧了其濒危状况。
穿山甲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环境变恶劣以后,它所生存的环境会变差,适应能力差,穿山甲野外数量稀少。
真相与原因
真相二:栖息地的不断压缩和破坏,是穿山甲濒危的次要原因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穿山甲这一珍稀物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 | 具体内容 |
---|---|
加强法律法规 | 加大对非法捕猎、贩卖、运输穿山甲及其制品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
提高公众意识 |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穿山甲保护的意识,引导人们拒绝食用穿山甲。 |
加强栖息地保护 | 保护穿山甲的栖息地,恢复和改善其生存环境。 |
加强国际合作 | 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打击非法穿山甲贸易。 |
穿山甲,这个在许多80后心中充满童趣的动物,如今却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它曾是动画片《葫芦兄弟》中那个英勇无畏的战士,而现在,它却成为了非法交易和栖息地丧失的牺牲品。
为了避免穿山甲灭绝,我们要对一切穿山甲的制品说不,举报贩卖穿山甲的商家,没有买卖才没有杀害。穿山甲的野外数量稀少,环境变恶劣后,其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这个古老的物种,让它不再成为人类贪婪的牺牲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