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毛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种提高早毛豆产量的农业技术
作者:农资益友•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3
为进一步提高毛豆的鲜荚产量和品质,现将其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以早熟品种为主,通过促早栽培,提早上市,增加收入。品种可选用商品性较好,食味佳的台湾292、大粒早、早生白乌、大粒王、矮生60、特早50等。
二、整地施肥
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冬前翻耕,播前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堆、厩肥2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20千克,钾肥20千克,硼肥0.5千克作基肥,并整成包沟2米宽平畦。
3月中下旬选晴好天气播种,一般为行穴距25×33厘米,亩播8000穴左右,每穴3—4粒,亩用种7—8千克。平畦盖地膜前亩用乙草胺50毫升和地虫净12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畦面,防除杂草和地下害虫。
四、田间管理
管理环节 | 具体措施 |
---|---|
间苗补苗 | 出苗后,出现复叶即可间苗,每穴留两株壮苗,发现缺苗,立即移苗补棵。 |
肥水管理 | 一般在幼苗2片真叶时,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2—3担提苗。开花初期,亩追施碳铵20千克,并用2—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追肥,每次亩用肥液50千克隔10天喷1次,连续施2—3次。毛豆对水分要求严格,幼苗期宜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座荚后保持适宜水分促荚生长。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避免“恋青”,雨后注意及时清沟排水。 |
五、采收
在豆荚尚保持绿色,豆料已饱满时采收,一般亩产鲜豆荚800—1000公斤。
追求丰收,探索新途——早毛豆地膜覆盖技术解析
出苗后,进行间苗补苗,确保每穴保留两株壮苗。肥水管理也要跟上,从幼苗期到开花初期,适时追肥和叶面喷肥,保持土壤水分适宜。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防止豆荚变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