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室外池塘越冬保种,如何确保成活率
罗非鱼,这一热带鱼种,在寒冷的冬季如何生存?如何在室外池塘中实现高效越冬保种?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一、越冬前的准备
越冬前的准备是关键。选择合适的越冬池,做好清塘工作,为罗非鱼的越冬打下坚实基础。
设备 | 规格 | 说明 |
---|---|---|
池塘 | 1-1.5亩 | 深度1.7-1.8米,水深1.5-1.6米,石砌壁及底 |
水位平衡管 | 1-2个 | 距池底1.5米,通至排水沟 |
排污管 | 1-2个 | 距池底0.5米,通至排水沟 |
进水管 | 1个 | 靠近排污管 |
排水管 | 1个 | 靠近水位平衡管 |
增氧机 | 1.5千瓦 | 叶轮式和水车式各一部 |
三、水质条件
水质化学指标应符合淡水渔业水质标准,溶氧和水温应根据鱼种入池规格和要求出池规格而定。
四、鱼种入池
五、饲料要求
越冬期间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颗粒大小应与鱼的口径相适应。
- 溶氧:通过增氧机调节。
- 水温: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调节。
- 污物:通过排污管排出。
每天投喂六次,根据池鱼吃食情况而定,多吃多投,少吃少投,保证池鱼七八成饱为止。
八、疾病防治
采用内服药与外用药相结合的方式对鱼病进行防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经越冬管理,每平方水可出越冬鱼种15千克左右,成活率在95%以上,每平方水纯收益100元以上。
室外池塘越冬策略:罗非鱼的温暖家园
室外池塘为罗非鱼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越冬环境,特别是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选址至关重要。选择一个向阳背风、水质清澈、靠近水源且交通便利的地方修建越冬池。例如,在福建省漳州市,这样的条件尤为关键,因为这里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季气温波动较大。
池塘准备:打造坚固的越冬堡垒
池塘的建造是确保罗非鱼安全越冬的基础。池塘应采用石砌壁及底,底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减少泥沙对水质的影响。在池塘一端设置水位平衡管和排污管,确保水质的稳定和清洁。
以漳州市的某个池塘为例,该池塘面积为1.5亩,深度1.7-1.8米,水深保持在1.5-1.6米。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还保证了水质的良好循环。
水质管理:维持生命的清澈之水
鱼种选择:越冬的种子选手
选择合适的鱼种对于提高越冬成活率至关重要。在福建省漳州市,通常从秋苗专池培育的鱼种中选留,规格在3-4厘米为宜。
这些鱼种在越冬期间成活率较高,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同时,鱼种密度控制在5-10千克/米²,以确保每个鱼种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饲料投喂:营养均衡的越冬食谱
在福建省漳州市,越冬期间每天投喂六次,每次投喂前都会进行击物发声,以形成摄食条件反射。这样的投喂方式既满足了鱼群的生理需求,又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在福建省漳州市的实践中,通过科学的疾病防治措施,越冬期间鱼病发生率显著降低,鱼种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