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种植秋茬西葫芦,市场需求旺盛

内容 详细说明
种植背景 近年来,西葫芦周年化生产得以实现,产量、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市场需求 由于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具有高钙、低钠等特点,西葫芦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饮食的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巨大。
肥水管理 8、9月份雨水较多,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因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不易干旱,如干旱应及时浇小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开始采瓜后,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以补充养分,增加产量。
经济效益 西葫芦的产量越高,种植的经济效益才会更高。西葫芦的市场价格受到地区、天气、产量、质量、需求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它的市场价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病虫害防治 防治西葫芦叶斑病、白粉病、绵腐病等,每10~15天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种植技术 葫芦播种之后,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在全部出苗之后,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浇水,以防止土壤过于干旱导致幼苗生长缓慢、残弱。
品种选择 秋季西葫芦选择早熟、短蔓、耐热、抗病的品种。如:玉冠、玉春、玉女等。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中旬,按大行距1.2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在膜上打孔,把种子放入穴中,每穴两粒,然后盖上湿润细土。
田间管理 选择前茬没有种过瓜类蔬菜,地址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土壤湿度合适时,于7月底将土壤深耕25~30厘米,耙细耧平;按沟距1.4米开沟,沟宽40厘米、深25厘米;每亩沟施腐熟鸡粪、猪粪等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氮磷钾复混肥25公斤、生物菌肥2公斤;混合均匀后覆土,并包沟起垄;做到肥料沟在垄面的中央,垄面宽0.8米,垄面中央高15厘米,两侧稍低。然后,铺设地膜,备播。
种植秋茬西葫芦,市场需求旺盛


谈及种植秋茬西葫芦,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可观。之后,再深入一下秋茬西葫芦:市场热销,效益显著,案例解析。。

近年来,徐州地区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为西葫芦周年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变化使得西葫芦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14年徐州市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7110hm²,产量100万吨,成为江苏省的重要产区。得益于其高钙、低钠等健康特性,西葫芦越来越受到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旺盛。

肥水管理策略

8、9月份雨水较多,需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地膜覆盖栽培不易干旱,但干旱时需浇小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采瓜后,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补充养分,提高产量。

种植秋茬西葫芦,市场需求旺盛

产量与经济效益

西葫芦产量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受地区、天气、产量、质量、需求量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没有统一标准。只是,由于产量有限,部分地区西葫芦价格昂贵,种植前景相对较好。

病虫害防治措施

防治西葫芦叶斑病、白粉病、绵腐病等,每10-15天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葫芦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植株开花前防止水分过足导致徒长,第一雌花开花后及时浇水追肥。

品种选择与播种

秋季西葫芦宜选择早熟、短蔓、耐热、抗病的品种,如玉冠、玉春、玉女等。7月底至8月中旬,按大行距1.2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在膜上打孔播种,每穴两粒。

秋茬西葫芦生长前期,高温阴雨天气较多,易发生病毒病。发现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10克/亩喷雾,并加入增效剂。同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雾预防,每10天喷一次。发现田间病株后,及时拔除,并运到远离菜田的地方深埋或烧毁。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西葫芦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品种选择,可以提高西葫芦产量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