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小暑前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事活动为夏收夏种

小暑,这个标志着夏季高温的节气,让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农忙时节。在这个时期,农事活动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夏收夏种的工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小暑期间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

小暑前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事活动为夏收夏种

一、收割小麦

小暑前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小麦成熟了,需要进行收割。这是北方地区夏季农事活动中的首要任务。农民们会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加快收割进度,以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二、抗旱防涝

小暑时节,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容易造成干旱。因此,抗旱防涝成为北方地区农民关注的重点。他们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合理调配水源、喷灌等方式,确保农作物在干旱季节得到充足的水分。

盛夏高温是红蜘蛛、蚜虫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此时防治是关键。农民们会使用啶虫脒或吡虫灵进行喷雾施药防治蚜虫,使用阿维菌素或噻螨酮防治红蜘蛛。同时,通过交替使用不同药物,干扰抗药性,降低害虫的生存能力。

四、蔬菜管理

茄果类蔬菜要恰当的修枝打杈,减少叶片重叠,增强光合作用。叶菜类作物要合理配施氮磷钾,不宜氮肥过重,以免叶片生长过薄过大而导致无法抗高温抗暴雨。藤蔓类作物,比如黄瓜、葡萄、豇豆等,就应及时搭架,使藤蔓正常攀缘生长,以免降水量过大而引起烂苗或盘地。

在施肥方面,我们要着重钾肥的补充,以少量勤施的方式来进行施入,同时结合微量元素一并补充。这样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六、畜禽养殖

小暑时节,湿度大、温度高,畜禽养殖重点做好防暑、防湿、降温工作。主要措施有:简易水泥瓦或铁皮舍屋顶盖上稻草或杂草,采取自动喷水或定期浇水降温;畜禽舍间种上树木或丝瓜、葡萄等,利用树叶和瓜藤等起到遮阳作用;地面洒水降温,但在湿度高和雷雨天不能洒水;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采取湿帘纵向通风,可使舍内温度下降5-7℃。

七、小暑农事活动安排表

日期 农事活动 注意事项
小暑前 收割小麦、播种玉米、检修水利设施 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小暑 防治害虫、施肥、浇水 注意防范高温天气,做好防晒措施
小暑后 中耕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 关注降雨情况,合理调配水源

小暑时节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繁忙而重要。农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各项农事工作,以确保农作物能够健康成长,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夏收夏种新篇章

小暑前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事活动为夏收夏种

在河北省的某个农业合作社,夏收夏种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合作社利用了先进的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跟踪土壤湿度、温度以及作物生长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合作社能够精准把握收割和播种的最佳时机,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减少了资源浪费。例如,在2023年,合作社通过智能监测系统,成功将小麦收割时间提前了两天,从而避免了因天气变化导致的减产。

在辽宁省的一个现代化农场,无人机成为了夏收夏种中的得力助手。无人机搭载的喷洒设备,能够精准地将农药喷洒到作物上,有效防治病虫害。与传统的人工喷洒相比,无人机作业效率提高了三倍,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2023年,该农场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成功控制了玉米田里的病虫害,保证了玉米的丰收。

在山东省的一个农业示范区,智能灌溉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自动调节灌溉量,确保作物在干旱季节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2023年,示范区通过智能灌溉,将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了40%,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江苏省的一个大型农场,农业机器人承担了播种、施肥、收割等工作。这些机器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2023年,农场引入了新型农业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夏收夏种的过程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未来,农业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灌溉等高科技设备将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农民带来更多便利。同时,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决策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