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湟源寺寨乡阳坡湾村村民靠种植青蒜苗鼓起了钱袋子

金秋十月,湟源寺寨乡阳坡湾村的田野间,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一辆辆满载青蒜苗的卡车,构成了这幅美丽画卷。阳坡湾村,一个因青蒜苗而鼓起钱袋子的村庄。

湟源寺寨乡阳坡湾村村民靠种植青蒜苗鼓起了钱袋子

结构调整,因地制宜

在过去,阳坡湾村的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微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村两委班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在去年成功种植青蒜苗的基础上,今年种植面积达到了60户100亩。

政府支持,科技助力

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多方奔走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修建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青蒜苗浇灌渠道,并筹集资金4.5万元,从甘肃张掖拉回蒜种,每亩按400元给予蒜种补贴。在蒜苗生长阶段,乡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青蒜苗健康成长。

洪灾无情,村民齐心

只是,7.6洪灾给全乡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在灾害面前,阳坡湾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带领广大群众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采取排水、清淤、施肥等补救措施,使青蒜苗及时得到充足的营养补充,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种植面积扩大,收益可观

目前,当地姜蒜种植面积达2万亩,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据《吉水县志》记载,螺田大蒜历史悠久,具有皮蓬肉嫩、油脂丰富、芳香辣味、味醇清香等特点。阳坡湾村青蒜苗的亩均单产达到250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1.2元计算,每亩收益3000元。60户种植户收入达到30万元,户均收入5000元。

合作社成立,品牌意识

2011年,阳坡湾村两委班子决心继续扩大青蒜苗种植面积,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民经记人队伍。加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树立品牌意识,以“名、特、优”的产品形象占领市场。

温室大棚,助力乡村振兴

湟源寺寨乡阳坡湾村青蒜苗种植温室大棚建设项目捐赠仪式在寺寨乡人民政府举行。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阳坡湾村捐赠了温室大棚,助力乡村振兴。东台资讯报道称,此举将进一步提高青蒜苗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村民增收。

从贫穷到富裕,阳坡湾村的蜕变

阳坡湾村地处寺寨乡东端,气候条件恶劣,单一的经营方式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只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阳坡湾村成功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阳坡湾村通过种植青蒜苗,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这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阳坡湾村将继续前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而努力。

年份 种植面积 亩均产量 亩均收益
2010 50亩 2000公斤 1500元
2015 100亩 2500公斤 3000元
2020 200亩 3000公斤 4500元
湟源寺寨乡阳坡湾村村民靠种植青蒜苗鼓起了钱袋子

为进一步提升青蒜苗的产量和品质,阳坡湾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建设了温室大棚。温室大棚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青蒜苗的种植效率,还降低了自然灾害对种植的影响,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推动青蒜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阳坡湾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将村民的种植、销售、加工等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合作社还积极与市场对接,拓宽销售渠道,确保村民的青蒜苗能够卖上好价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