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鲶鱼,一道以鲶鱼为主料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铁锅鲶鱼,便是其中一道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家常菜。它以鲶鱼为主料,采用铁锅烹饪,既有鱼肉的鲜美,又有铁锅的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一、铁锅鲶鱼的起源与发展
铁锅鲶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当时人们为了方便烹饪,常常使用铁锅。因为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铁锅烹饪的鱼肉更加鲜美可口,于是便逐渐形成了铁锅鲶鱼这道独特的菜肴。
铁锅鲶鱼的原料主要是鲶鱼,新鲜的鲶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鲶鱼:1尾
- 郫县豆瓣:25克
- 泡辣椒:25克
- 树椒丝:30克
- 番茄酱:25克
- 大蒜:30克
- 香菜:15克
- 精盐、胡椒粉、料酒、老抽、味精、蚝油、白糖、白醋、香油、红油、鲜汤、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如下:
- 先将鲶鱼宰杀,去除内脏和头尾,清洗干净。
- 将鲶鱼切成3厘米长的段,用料酒、盐、姜腌制5分钟。
- 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热,下入郫县豆瓣、泡辣椒炒香出色。
- 再下入番茄酱、蚝油炒匀,下入鲶鱼段,烹入料酒,颠翻均匀后,掺入鲜汤。
- 调入精盐、胡椒粉、老抽、白糖、白醋,撒入树椒丝,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焖至浓稠时,调入味精。
- 用少许水淀粉勾薄芡起锅。
- 净锅重上火,放入少许色拉油及香油、红油烧热,下入蒜米、香菜末炒香,起锅浇在盛在热铁锅中的鲶鱼上,即成。
铁锅鲶鱼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鲶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补钙、贫血、提高免疫力、养胃、防雾霾、润肺止咳、养颜、失眠、抗癌等功效。
铁锅鲶鱼可以搭配米饭、馒头等主食食用,也可以作为火锅的食材。食用时,应注意以下禁忌:
- 鲶鱼不宜与酸味食物同食。
- 患有皮肤病、哮喘等疾病的患者应慎食。
铁锅鲶鱼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烹饪技巧,成为了家常菜中的一道佳肴。
- 选用新鲜鲶鱼,肉质更鲜美。
- 铁锅烹饪时,火候要适中,以免烧焦。
- 调料的搭配要恰当,以突出鱼肉的鲜美。
铁锅鲶鱼,一道承载着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家常菜。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让我们共同品味这道美食,感受其中的传承与创新。
食材 | 用量 |
---|---|
鲶鱼 | 1尾 |
郫县豆瓣 | 25克 |
泡辣椒 | 25克 |
树椒丝 | 30克 |
番茄酱 | 25克 |
大蒜 | 30克 |
香菜 | 15克 |
精盐、胡椒粉、料酒、老抽、味精、蚝油、白糖、白醋、香油、红油、鲜汤、水淀粉、色拉油 | 各适量 |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倾向于健康与美味并存。铁锅,这个传统烹饪工具,因其独特的烹饪效果,重新成为了厨房里的焦点。以铁锅烹饪的鲶鱼,不仅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更赋予了这道菜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铁锅鲶鱼选用的是肉质细嫩的鲶鱼,搭配铁锅的烹饪方式,使得鱼肉更加鲜美多汁。在烹饪过程中,使用多种调料如郫县豆瓣、泡辣椒、番茄酱等,让菜肴的味道更加丰富。此外,铁锅的保温效果,使得菜肴在出锅时仍然保持着最佳的温度,让人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铁锅鲶鱼的烹饪,关键在于火候的掌握。将鲶鱼段用料酒、盐、姜腌制,使其入味。接着,将色拉油烧热,下入郫县豆瓣、泡辣椒炒香,再加入番茄酱、蚝油炒匀,放入鲶鱼段,烹入料酒,翻炒均匀后,加入鲜汤,调入精盐、胡椒粉、老抽、白糖、白醋,撒入树椒丝,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至浓稠时,调入味精,用少许水淀粉勾薄芡起锅。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铁锅鲶鱼作为一道创新的烹饪菜品,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铁锅鲶鱼将成为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引领烹饪新潮流。
1. 原料:鲜活鲶鱼1尾,约750克;郫县豆瓣25克,泡辣椒25克,树椒丝30克,番茄酱25克,大蒜30克,香菜15克,精盐、胡椒粉、料酒、老抽、味精、蚝油、白糖、白醋、香油、红油、鲜汤、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2. 做法:先将鲶鱼宰杀后用温水加一点醋洗净表皮的黏液。洗好的鲶鱼宰成2厘米左右的丁,用姜葱盐、料酒码味约5分钟,然后洗净入180-200度油锅过油,炸老一点,以防在烧制时肉烂。在烧制时使用一点泡辣椒和泡姜,然后加一点醪糟水、料酒,烹入少量食醋产生脂化反应达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铁锅鲶鱼作为一道具有独特魅力的烹饪菜品,在未来有望在创新与传承中共同发展。一方面,我们可以继续挖掘铁锅烹饪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菜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传承传统烹饪技艺,让铁锅烹饪的魅力得以延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