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蝮蛇养殖技术,关注蝮蛇繁殖、饲养及疾病防治
在广袤的农业领域中,蝮蛇养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项具有潜力的产业。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蝮蛇养殖的关键环节,包括繁殖、饲养及疾病防治,旨在为养殖者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一、蛇场的建造
- 座北朝南,向南倾斜,以防雨后积水。
- 围墙砖石结构,墙高2.5~3米,内侧光滑,墙脚入地下1~1.5米。
- 场内种植低矮树木,提供蛇攀爬和荫蔽。
- 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5条为宜。
二、繁殖方法
蝮蛇繁殖受温度影响较大,最适温度为20~30℃。每年5~10月是活动季节,湿度要求55%以上。蝮蛇为卵胎生殖,每年7~8月繁殖一次,每次产仔2~8条。
蝮蛇以活食为主,如鼠、蛙、泥鳅等。饲养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 每月投饲2~3次,活动期间每月食量至少达到自身体重。
- 越冬保护至关重要,可采用容器法、坑堆法等方法。
防疫是蝮蛇养殖的关键环节,以下措施需严格执行:
- 制定防疫方案,长期保证饲养环境和卫生。
- 定期消毒,交替更换消毒药物,避免病菌抗药性。
-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疾病传播。
五、疾病防治
-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病蛇。
- 定期驱虫,每年初夏和深秋各进行一次。
- 蛇发病后,彻底消毒蛇场,对健康蛇进行药物预防。
蝮蛇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采集方法如下:
- 自咬取毒法:左手抓住蛇颈,右手拿盛毒器塞入蛇口,使蛇咬住盛毒器。
- 采集后,立即用真空干燥器干燥,使其含水量不超过5%。
- 采毒频率以每月1次为宜,1年可采毒6~7次。
七、开发利用
- 生产抗血栓药物。
- 开发蛇胆、蛇皮等中药材。
- 培育蝮蛇新品种。
八、案例分析
以下为某养殖户的蝮蛇养殖案例:
年份 | 蝮蛇数量 | 经济效益 |
---|---|---|
2018年 | 1000条 | 10万元 |
2019年 | 2000条 | 20万元 |
2020年 | 3000条 | 30万元 |
在江苏省的子思桥村,当地村民通过多年实践,已成功建立起占地广阔的蛇场。这些蛇场不仅能够饲养400多万条赤链蛇和500多条“毒蛇之王”,还能进行人工孵化蛇蛋。蛇场的建造讲究科学布局,一般应座北朝南,向南适当倾斜,以防雨后积水。场地大小依据饲养数量而定,围墙采用砖石结构,墙高2.5-3米,墙内侧用水泥抹光滑,防止蛇攀爬逃逸。墙脚深入地下1-1.5米,用水泥灌注,以防鼠打洞。场内种植不易长高的小树木,供蛇攀爬和遮荫。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3-5条为宜。
蛇场防疫:保障养殖安全
防疫是蝮蛇养殖的重中之重。很多养蛇场喜欢购买野生的蛇进行饲养,其实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风险。从野外捕捉的野蛇需经过检疫,并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其健康无病后方可放入蛇园。另外,野生蛇品种虽然优良,但几乎都会有寄生虫的感染,需要特别关注。为保护毒蛇资源,应采用活蛇取毒。新取的蛇毒需立即用真空干燥器干燥,含水量不超过5%,以防腐败变质。蝮蛇取毒不宜过于频繁,以每月1次为宜,每年可采毒6-7次,冬眠期不可采毒。采毒时要严防毒蛇伤人,一旦发生伤害,应立即采取紧急自救措施,并尽快到县级以上医院注射蝮蛇抗毒血清。
饲养方法:科学喂养,提高产量
蝮蛇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至关重要。要建立每日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患有疾病或异常的蛇,尽快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定期驱虫是蛇园的重要工作,必须在每年的初夏和深秋各进行一次。蛇发病后, 要彻底消毒蛇场,而对健康的蛇,也要给药治疗。注意投喂食物的总体营养水平,多样化喂养,提高蛇的体质和抗病能力。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蛇园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养殖效益最大化。
蝮蛇养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蝮蛇纯干毒粉在国际市场是黄金价的20倍,在国内价格超过1000元/克。蝮蛇的蛇毒、蛇皮、蛇胆等都是宝贵的药用和皮革原料。因为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蝮蛇养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在蝮蛇养殖技术、蛇毒提取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蝮蛇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蝮蛇养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