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引进匙吻中华鲟,探索珍稀物种保护与生态平衡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为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将实施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抢救性保护行动,并将定期对保护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匙吻鲟的引进与养殖
核心提示:记者11月22日从天水市渔业工作站获悉,依托市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我市开展了“匙吻鲟引进试验示范”科研项目。日前,该项目从...
据博湖县水产局局长王英介绍,匙吻中华鲟适温性广,2~37℃的水体中都能生存,适应性强,在池塘、湖泊、水库等不同水域均可进行养殖,和博斯腾湖鳙鱼的习性相似,如果该鱼种试养成功,既丰富博湖鱼类品种,又提升博湖鱼的品质,增加鱼类经济养殖效益。
地方立法加强中华鲟保护
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对中华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很有必要。该《条例》共5章40条,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华鲟保护管理,维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匙吻鲟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与中华鲟一样,同属于鲟形目,是中华鲟的一种,属世界珍稀名贵鱼类,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从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
项目 | 内容 |
---|---|
体表特征 | 裸露,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 |
食性 | 滤食性,以浮游动物为食 |
经济价值 | 卵、肉、皮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
据王英介绍,匙吻中华鲟喜爱浮在水面,容易受到鸟类的袭击,这也给养殖带来难题。因此,在养殖的池塘必须做特殊的防护措施。目前,正在积极做防护工作。
但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白鲟、白鱀豚、鲥鱼、鯮鱼等灭绝多年,中华鲟已连续4年未发现自然繁殖,长江鲟野生种群几乎绝迹,长江江豚极度濒危……
月6日,《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今天也是农业农村部确立的“全国放鱼日”,上午,2020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举行,24尾中华鲟、2000尾胭脂鱼被放流长江口。
4月21日,从博湖县水产局获悉,博湖县从广东引进的2万尾匙吻鲟夏花苗种被成功投放在该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温室养殖大棚。目前,匙吻鲟夏花苗种个体长3公分左右。
新疆引入匙吻中华鲟,不仅为珍稀物种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共赢的道路上,匙吻中华鲟的养殖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项名为“匙吻鲟引进试验示范”的科研项目正在悄然展开。这一项目不仅是对新疆渔业的一次重要尝试,更是生态平衡新实践的典范。
匙吻鲟:适应性强,潜力巨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匙吻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新疆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了其保护管理。这一举措不仅为匙吻鲟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养殖挑战与对策
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匙吻鲟的引进试验示范项目,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通过引入匙吻鲟,可以改善当地水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为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展望:打造新疆渔业新名片
因为匙吻鲟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新疆有望将其打造成为渔业的新名片。这不仅将为新疆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全国渔业发展提供新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