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用于治疗鲻鱼疾病,其原理及使用方法需了解
作者:畜牧巧匠•更新时间:13小时前•阅读3
在鲻鱼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养殖户们的一大头疼问题。而硫酸铜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在治疗鲻鱼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那么,硫酸铜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以下为您详细解析。
硫酸铜的原理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是一种深蓝色的结晶或粉末,溶于水后呈弱酸性。它主要通过以下原理来治疗鲻鱼疾病:
- 杀灭病原体:硫酸铜中的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干扰巯基酶的活性,从而杀灭病原体。
- 收敛作用:低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组织有收敛作用,有助于伤口愈合。
- 控制藻类生长:硫酸铜可以控制藻类生长,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1. 浸浴法
用药量 | 浸浴时间 | 疾病防治 |
---|---|---|
500g/m³水体 | 30秒 | 防治虹鳟VHS病、柱状软骨球菌病、烂鳍病 |
100g/m³水体 | 5分钟 | 防治鲻鱼水霉病 |
1g/m³水体全池遍洒,用于防治鲻鱼水霉病、白斑病等。
注意事项
在使用硫酸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准确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用药量。
- 硫酸铜的安全范围较小,一般情况,浓度应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
- 避免在早晨鲻鱼浮头和上午水温较高时施药,最好在下午4~6时使用。
- 不宜与豆浆、福美砷等药物同时使用。
- 发生小瓜虫病和卵甲藻病的池塘不能用硫酸铜治疗。
案例背景:鲻鱼养殖困境
在我国南方某鲻鱼养殖基地,近年来鲻鱼病害频发,特别是水霉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养殖户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
针对这一困境,养殖户决定尝试使用硫酸铜治疗鲻鱼水霉病。在实施过程中,他们遵循以下步骤:
- 对水体进行测量,确保用药量准确。
- 根据水质情况和水温,调整用药量。水质较肥、水温较低时,适当加大用药量;反之,减小用药量。
- 最后,选择合适的时间施药,避免在鲻鱼浮头和上午水温较高时施药,最佳施药时间为下午4~6时。
具体施药方法与用量
2.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用,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可提高硫酸铜的疗效。
1. 硫酸铜的安全范围较小,浓度应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避免产生药害。
4. 使用过福美砷的鲻鱼池,要等福美砷药性消失后才能使用硫酸铜,以免鲻鱼中毒死亡。
案例效果分析
- 疗效显著,治愈率提高。
- 用药量减少,降低了养殖成本。
- 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未来展望
因为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针对鲻鱼等水产品的病害防治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硫酸铜治疗新方案的推广,将为我国鲻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