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与青虾轮养,探讨两种水产品高效养殖模式
一、池塘主养鳜鱼
鳜鱼养殖,尤其是翘嘴鳜,以其短周期、高效益而著称。鳜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对水质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养殖的关键在于维持水质稳定,并解决好饲料鱼的供应问题。
养殖池条件 | 池塘面积 | 保水深 | 进排水 |
---|---|---|---|
池塘面积3-10亩,保水深2米以上,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 |
二、青虾养殖技术
青虾喜欢栖息于浅水区域,为提高养殖产量,设置网片是关键。网片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20%左右,高度离水面0.4—0.5米,略向塘岸坡脚倾斜。
青虾养殖过程中,水质清新至关重要。前期以肥水为主,中后期勤加水或换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
鳜鱼夏花放养密度为每亩2000尾,与饵料鱼1:200-300的比例混养。通过强化培育,1个月后成活率可达70%以上。
饵料品种以优质青虾专用颗粒饲料为主,投喂量根据虾体重计算,一般前期15%-20%,中期8%—10%,后期5%—6%。
七、收获
按该模式进行鳜鱼与青虾轮养,可亩产5厘米以上大规鳜鱼种1500尾,成活率70%以上;商品鳜鱼亩产285千克,成活率95%,商品率达85%以上。
鳜鱼与青虾轮养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鱼池空闲期,提高水体和饵料资源利用率,增加产出,大幅度提高池塘生产效益。
经过对鳜鱼与青虾轮养,探讨两种水产品高效养殖模式。的讨论,现在轮到鳜青轮养:高效模式案例解析。
鳜鱼养殖,作为一项高效益的养殖项目,关键在于池塘环境的优化和养殖技术的提升。选择合适的池塘,确保池塘面积在3-10亩,水深保持2米以上,同时确保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在青虾养殖过程中,还需注意黑鳃病和脱壳不遂病的防治,以及野杂鱼的清除。通过使用“清塘净”等药物,可以有效控制野杂鱼,保障青虾的生存环境。
三、鳜鱼种培育:科学放养,强化培育
在饵料鱼的配置上,选用异育银鲫乌仔,通过常规方法进行鲫鱼发塘,至5月初达到每公斤2万尾左右的规格,作为鳜鱼的适口饵料。
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六、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拓展应用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鳜青轮养模式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持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拓展养殖领域,将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