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鲻鱼养殖多鱼苗大滑坡,原因不明

近日,我国多地鲻鱼养殖户反映,鱼塘中的鱼苗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损失惨重。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养殖户们纷纷寻求原因和解决方案。

鲻鱼养殖多鱼苗大滑坡,原因不明

养殖户损失惨重,原因成谜

地区 损失情况 时间
广西钦州 大量鲻鱼死亡 2020年7月
广东沿海 鲻鱼鱼苗大量死亡 2020年6月
浙江湖州 大青鱼大量死亡 近期

可能原因分析

  • 环境因素:如水质恶化、温度变化等,可能导致鱼苗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 人为因素:如养殖密度过大、饲料投喂不当等,可能导致鱼苗生长不良,抵抗力降低。
  • 病害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鱼苗大量死亡。
  • 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等,可能导致鱼塘水位上涨,鱼苗无法适应环境,导致死亡。

应对策略建议

面对鲻鱼养殖鱼苗大滑坡现象,

  •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达标,防止水质恶化。
  •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养殖密度过大,确保鱼苗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 科学投喂饲料:根据鱼苗生长需求,科学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 加强病害防控: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感染。
  • 提高养殖技术: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功率。

鲻鱼养殖鱼苗大滑坡现象对养殖户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对我国渔业产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研究力度,找出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广西钦州,一位养殖户的焦虑情绪如潮水般涌来。他的鱼塘里养的鲻鱼,不明原因地出现了大量死亡。面对满池塘的死鱼,想到即将到来的损失,他不禁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派员实地调查,并与派出所了解情况。

广东沿海及河口地区,鲻鱼养殖面积广阔,主要集中在珠海、台山、番禺、阳江及潮汕等市县的沿海乡镇。这里,鲻鱼养殖以池塘混养为主,常见的混养品种有四大家鱼或对虾。只是,近期鲻鱼鱼苗滑坡现象却愈发严重,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鲻鱼养殖多鱼苗大滑坡,原因不明

山体滑坡,养殖场瞬间被淹没

6月2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将广东某养殖场瞬间淹没。养殖户们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付之一炬。不到10分钟,洪水就迅速没过胸口,他们只能赶紧逃生。

污水池管道不通,大青鱼损失惨重

浙江湖州南浔区菱湖镇六堡里村的孙师傅,承包的百亩鱼塘里的大青鱼突然大量死亡,损失约三十万斤。孙师傅怀疑这与鱼塘旁边的污水池管道不通畅有关。当地渔业协会调查后得出结论,认为是“泛塘”。季节交替之际,气温变化大,水体中的溶氧量也随之波动,导致鱼类死亡。

目前,广东已有五六个大鱼苗养殖场损失100万到200万,还有更多养殖场损失在几十万到100万之间。海南天之渔的李总透露,情况不容乐观。而在东海县曲阳乡,尹先生的鱼塘鱼苗也出现了大量死亡,损失六七千斤。

海底施工,鱼苗死亡成谜

吴先生发现鱼苗死亡后,立刻采取了撒解药等措施,但效果不佳。半年前,附近海面上有人在搭建铁架桥和施工平台,但在进行海底施工前,养殖场并没有异常。直到一个多月前,他们陆续发现大量鱼苗死亡,尤其是海底的大花蛤和花蛤苗,成活率非常低。

浮头现象,需引起重视

轻度浮头虽然不会立马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养殖户也不能不以为然。通常可用换老水、加新水以及减少投饲量等措施得以消除。池塘水体中70%以上的溶氧量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水质,对鱼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因为养殖市场不景气,鱼苗价格也出现了大滑坡。几年前超过1元/尾的鱼苗价格,去年降到了0.3元/尾,今年更降到0.15元/尾的新低。这一现象,无疑给养殖户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鲻鱼是我国常见的海产鱼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只是,面对鱼苗滑坡现象,养殖户们该如何应对?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确保水质稳定。引进优质鱼苗,提高养殖成功率。此外,还要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在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相信鲻鱼养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