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早秋蒜苗栽培,需掌握适宜播种期和田间管理技术

踏入金秋时节,蒜苗的种植也逐渐提上日程。对于种植者早秋蒜苗的栽培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是农业技术的一次实践。那么,如何把握适宜的播种期,以及掌握高效的田间管理技术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答。

早秋蒜苗栽培,需掌握适宜播种期和田间管理技术

一、早秋蒜苗播种期

播种期是决定蒜苗生长周期和产量的关键。一般早秋蒜苗的播种期应选择在当地日平均气温在17℃至19℃之间。这一时期,气温适宜,有利于蒜苗的发芽和生长。

在播种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施足底肥:种植前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硫酸钾40公斤。
  • 深耕整地:施肥后深耕25厘米,并精细整地。
  • 种子处理:剔除病、干腐、带伤的蒜种,按大小分级,浸泡3天,每天换水。
  • 拌种:播种前将蒜种用过筛的过磷酸钙拌一下,每亩30公斤。

三、栽种技巧

  • 畦宽1.5米,行距20-23厘米,沟深10厘米。
  • 按5厘米株距摆放蒜瓣,每亩种5.5万株。
  • 蒜种摆放保持直立,上齐下不齐,覆土厚度一致。
  • 种植深度6-7厘米,覆土厚度以埋没蒜瓣的顶尖为宜。

四、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确保蒜苗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 栽后浇透水,出苗后再浇一次提苗水。
  • 地皮干后划锄保墒,防止土壤板结。
  • 每浇一次水培土一次,使垄高达5-7厘米。
  • 幼苗长至3叶期时喷施2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
  • 幼苗长至4叶期时喷施0.8%的糖水,每隔6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五、适时收获

立冬前可根据市场行情先出售一级苗,采收时注意去除须根及老叶。气温降至0℃后,剩下的蒜苗可搭小拱棚进行保温栽培。延至翌年1月后上市的,小拱棚外要加盖草苫防寒。

早秋蒜苗的栽培技术需要我们从播种期、种子处理、栽种技巧、田间管理到适时收获的各个环节都要细致入微。掌握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蒜苗的产量和质量,还能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早秋蒜苗栽培技术要点
环节 具体措施
播种期 当地日平均气温17℃-19℃
种子处理 剔除病、干腐、带伤的蒜种,分级浸泡3天
栽种 畦宽1.5米,行距20-23厘米,沟深10厘米,株距5厘米
田间管理 浇透水,划锄保墒,喷施赤霉素、糖水
收获 立冬前出售一级苗,气温降至0℃后搭小拱棚保温

在金秋时节,蒜苗种植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准播种,高效管理,不仅保证了蒜苗的品质,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蒜苗种植前,施足底肥至关重要。我们采用了有机肥和硫酸钾,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硫酸钾40公斤。施肥后,深耕25厘米,精细整地,为蒜苗的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早秋蒜苗栽培,需掌握适宜播种期和田间管理技术

二、种子处理,确保蒜苗发芽整齐

种子处理是蒜苗种植的关键环节。我们 将病、干腐、带伤的蒜种剔除,然后按大、中、小三个等级分级。播种前3天,将蒜瓣浸泡在水中,每天换水一次,使蒜种充分吸水,促进发芽。

栽种时间以当地日平均气温在17℃~19℃为宜。我们做1.5米宽的畦,以20~23厘米的行距开沟,每亩种植5.5万株。蒜种摆放时应保持直立,上齐下不齐,覆土厚度一致,以保证出苗整齐。

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促使蒜瓣发芽。出苗后,再浇一次提苗水。地皮干后,划锄保墒,防止土壤板结。每浇一次水,培土一次,使垄高达5~7厘米。幼苗长至3叶期时,用2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喷洒全株,促使茎叶生长;幼苗长至4叶期时,用0.8%的糖水喷洒茎叶,每隔6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