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对菜用毛豆生长影响严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一、雪灾概述
雪灾,顾名思义,是指由于降雪过多、积雪过厚或雪层维持时间过长,导致自然环境遭受灾害性变化的现象。在我国,雪灾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对早熟蔬菜如菜用毛豆的生长影响尤为显著。
近年来,我国菜用毛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冬季大棚生产中,毛豆的产量和品质备受关注。只是,雪灾的发生给菜用毛豆的生长带来了严重挑战。
1. 产量下降
雪灾导致菜用毛豆叶片变黄,影响了大豆灌浆乳熟,进而导致新豆减产。据专家贺宇新表示,霜冻使得今年东北新季大豆的质量与产量均出现下降,不如往年。
雪灾不仅影响产量,还导致豆叶变黄,蛋白偏低、粒型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菜用毛豆的品质。
3. 上市时间和价格波动
雪灾导致菜用毛豆上市时间推迟,上市初期价格有可能比往年低三分之一。这对于菜农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减少雪灾对菜用毛豆生产的不利影响,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组织农户备足抗灾物资,特别是已架好大棚又垮棚的农户,建议给予适当补贴。
2. 抢播播种
适当减少大棚毛豆种植面积,增种地膜毛豆和露地毛豆,以降低雪灾风险。
四、结论
雪灾对菜用毛豆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抗灾措施,可以降低雪灾带来的损失。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菜用毛豆的抗灾能力,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年份 | 受灾面积 | 成灾面积 | 绝收面积 |
---|---|---|---|
2019年 | 100 | 50 | 10 |
2020年 | 150 | 70 | 15 |
2021年 | 120 | 60 | 12 |
雪灾突袭,毛豆减产危机显现
突如其来的雪灾,给我国极早熟毛豆主产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雪灾不仅让毛豆的产量大幅下降,更对农户的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河南省,这场雪灾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5千公顷,成灾面积25.2千公顷,绝收面积4.7千公顷,其中毛豆的减产尤为明显。
创新种植技术,应对雪灾挑战
面对雪灾带来的减产危机,农户们积极探索创新种植技术,以期减轻灾害影响。河南省的农户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备足抗灾物资,特别是对已垮棚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二是选择无强冷空气影响的天气,及时播种;三是适当减少大棚毛豆种植面积,增种地膜毛豆和露地毛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雪灾对毛豆生产的影响。
为了降低雪灾带来的风险,农户们开始尝试多元化种植。在受灾严重的田块,改种鲜食毛豆、四季豆、架豆、春萝卜、香菜、苋菜、茼蒿等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这种多元化种植策略不仅有助于农户们渡过难关,还能丰富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支持,助力农户恢复生产
在应对雪灾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农户们大力支持。例如,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徐忠介绍,政府将组织专家团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受灾农户的补贴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度过难关。
未来展望:加强抗灾能力建设
面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我国毛豆产业需要加强抗灾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推广抗灾种植技术,提高毛豆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要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户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毛豆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