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育出两个高蛋白、抗病虫害的毛豆新品种
我国农业研究者们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日,我国成功培育出两个高蛋白、抗病虫害的毛豆新品种,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品种简介
这两个毛豆新品种分别为“粒粒鲜毛豆”和“黑香毛豆”。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 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
- 抗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 产量高:产量较普通毛豆品种有显著提高。
- 口感好:豆角鲜嫩,口感佳。
培育过程
这两个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历时多年,经过多次试验和筛选,最终成功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毛豆品种。
- 选择优良亲本:从国内外多个毛豆品种中筛选出具有高蛋白、抗病虫害等特点的亲本。
- 杂交育种:将筛选出的优良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F1代。
- 多代自交:对F1代进行多代自交,筛选出具有稳定优良性状的品种。
- 田间试验:在田间进行试验,验证品种的产量、抗病虫害等性状。
- 品种审定:通过品种审定,获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市场前景
品种 | 市场前景 |
---|---|
粒粒鲜毛豆 | 适合鲜食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 |
黑香毛豆 | 适合鲜食和加工,市场需求稳定。 |
推广应用
这两个新品种已通过品种审定,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 在主产区进行示范种植,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 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民普及新品种的种植知识。
- 加强新品种的品种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来源:四川省大豆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佘跃辉
时间节点:2023年
毛豆,那一串串翠绿中透着希望的果实,不仅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农民朋友们致富的希望。作为订单农业的首选品种,它以独特的风味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农业抗病虫害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四川省大豆育种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佘跃辉教授团队育成的多个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更是农业抗病虫害领域的佼佼者。这些品种包括矮脚毛豆、高蛋白毛豆等,它们以抗病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赖。
粒粒鲜毛豆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成功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分枝多,结荚多而密,豆角大,产量高,鲜豆角亩产可达1300千克,比普通毛豆品种高2~3倍。其食用口感良好,百荚鲜重约300克,营养丰富,剥壳容易。在栽培过程中,粒粒鲜毛豆适应区域广,不择土质,抗旱、特耐涝,抗病、抗逆性强,适宜稀植,用种量少,点播亩用种量750~1000克,机播2500~3000克,种植行距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30千克,一次性底肥或花前追肥每亩加施2千克磷酸二氢钾。
高蛋白毛豆,作为健康食品原料,其市场需求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加大了对高蛋白毛豆的育种力度,培育出了一批抗病、抗逆、高产的青毛豆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以披拉沙·斯乃文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正在与江苏农业科学家合作,通过育种分子技术,培育出更多的高蛋白毛豆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