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孕穗期撒药土可防治吸浆虫
作者:田园茶情客•更新时间:4小时前•阅读2
在小麦的生长周期中,孕穗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在小麦孕穗期利用撒药土这一方法,有效防治吸浆虫,保障小麦健康成长。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及防治特点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钻入麦穗内吸食浆液,导致麦粒空瘪、产量下降。吸浆虫的防治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活动范围广,繁殖速度快,而且具有强烈的抗药性。因此,在防治吸浆虫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 防治时机:在小麦拔节到孕穗期,吸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此时进行防治效果最佳。
- 防治方法:可采用撒药土、喷雾等多种方法。
- 药剂选择:选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在小麦孕穗期,采用撒药土的方法防治吸浆虫具有以下优势:
- 操作简便:撒药土的方法易于操作,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 防治效果好:撒药土可以直接杀死土壤表层的吸浆虫幼虫、蛹和成虫,防止它们侵入麦穗。
- 环保:撒药土的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 选择药剂:根据当地吸浆虫的抗药性,选择合适的农药。常用的农药有5%辛硫磷颗粒剂、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等。
- 配制药土: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将药剂与细砂土按比例混合均匀。
- 撒施药土:在无露水的中午,将药土均匀撒在麦田地表。
- 振动麦株:用竹竿或细绳振动麦株,使药土完全落于地表。
- 灌水:结合灌水,提高防治效果。
年份 | 防治面积 | 防治效果 |
---|---|---|
2020年 | 5000 | 95.2 |
2021年 | 6000 | 98.5 |
2022年 | 7000 | 99.7 |
小麦吸浆虫主要在小麦穗期进行危害,其幼虫、蛹和成虫在小麦抽穗前集中在土壤表层活动。这种特点使得孕穗期成为防治吸浆虫的关键时期。通过撒药土,可以有效杀灭土表层的蛹、幼虫,以及刚羽化的成虫,从而减少吸浆虫对小麦的危害。
药土配置与撒施方法
配置药土时,可以使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或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公斤,加细砂土20公斤。或者使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5公斤,与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600~900克,配制湿沙土25~30公斤。在无露水的中午撒入麦田,然后用竹竿或细绳振动麦株,使药土完全落于地表。结合灌水,效果更佳。
防治时间与注意事项
吸浆虫防治的最佳时间在拔节以后到孕穗期。蛹时期可通过撒药土防治,抽穗扬花期防治时,应选择时效性长的杀虫剂,如功夫菊酯+吡虫啉,同时兼治蚜虫。需要注意的是,观察具体地块小麦的发育进度,在小麦破口至扬花前防治2~3次,同时注意配足水量,喷匀打透。
因为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的不断改进,孕穗期撒药土这一新策略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通过科学防治,可以有效降低吸浆虫对小麦的危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