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生料免棚栽培技术,一种新型高效竹荪种植方法
作者:畜牧先锋•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3
竹荪,被誉为“真菌皇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竹荪生料免棚栽培技术应运而生,为竹荪种植带来了新的突破。
一、竹荪生料免棚栽培的优势
- 稳产高产:通过生料免棚栽培,竹荪产量可提高30%以上。
- 省工省料:免棚栽培减少了搭建棚架的工序,降低了成本。
- 降低成本:生料栽培避免了购买菌种的费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 拓宽栽培领域:竹荪生料免棚栽培可在多种环境中进行,解决了“菇粮争地”的矛盾。
序号 | 技术要点 | 具体操作 |
---|---|---|
1 | 原料选择 |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竹子、木材、野草等。 |
2 | 原料处理 | 将原料晒干、切断、破碎,增加菌丝吸收养分的面积。 |
3 | 播种 | 将菌种均匀撒在处理好的原料上,覆盖一层薄土。 |
4 | 发菌管理 |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
5 | 出菇管理 |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竹荪子实体发育。 |
三、案例分析
某地区采用竹荪生料免棚栽培技术,经过一年的试种,产量达到每亩1500公斤,比传统栽培方法提高了50%。该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
生料免棚栽培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种植,主要得益于竹荪菌丝的强大生命力。竹荪菌丝分泌出的胞外酶具有极强的分解力,能够充分分解和吸收生料中的养分,而绝大部分的杂菌孢子在生料上难以萌发定殖。这种独特的生长特性,使得竹荪菌丝在生料上能够茁壮成长,从而实现高效种植。
栽培实践:福建古田县的成功案例
福建省古田县是我国竹荪栽培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古田县成功地将生料免棚栽培技术应用于竹荪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以2019年为例,古田县竹荪产量同比增长了20%,产值达到了1.2亿元。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竹荪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栽培技术要点:从原料处理到田间管理
- 原料处理:竹荪的原料主要有竹根、杂木类、秸秆类、野草类和壳类等。在栽培前,需要对原料进行晒干、切断、破裂等处理,以利于菌丝的生长。
- 栽培季节:竹荪栽培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
- 田间管理:播种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菌蕾的形成。出菇期,需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培养基含水量在60%,覆土含水量低于20%。
因为生料免棚栽培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竹荪栽培的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竹荪栽培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 品种改良: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竹荪品种。
- 技术集成:将生料免棚栽培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种植。
- 市场拓展:进一步拓宽竹荪的市场,提高其附加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