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芋炭疽病是芋类作物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芋类作物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是,芋炭疽病这一常见病害却给芋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它不仅影响了芋的产量,更对品质造成了严重破坏。

芋炭疽病是芋类作物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芋炭疽病的症状

芋炭疽病主要侵害芋的叶片,初期表现为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转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周围出现黄色晕环。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会出现黑色小点或朱红色小液点。干燥时,病斑干缩成羊皮纸状,易破裂或脱落成叶片穿孔。

芋炭疽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分生孢子附着在球茎表面或潜伏在球茎内越冬;二是通过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三是栽种带菌种芋引起田间发病。

芋炭疽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栽培管理不当。环境因素如高温、高湿、多雨、多雾或露重等,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栽培管理不当如种植过密、田间积水等,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选用无病田块的种芋留种,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病残植株和病株球茎等,减少田间越冬菌源。

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使用,并根据农药安全间隔期有关规定进行。

案例分析

某芋农在芋炭疽病高发季节,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通过对比,发现实施防治措施后的芋田发病率降低了30%,产量提高了20%。

芋炭疽病是芋类作物的一大病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农民朋友们应重视芋炭疽病的防治,采取综合措施,确保芋类作物的丰收。

防治措施 效果
农业防治 降低发病率30%,提高产量20%
药剂防治 有效控制病害发生,降低损失
芋炭疽病是芋类作物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实践案例:宁德师院的生命科学探索

宁德师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林志斌带领学生团队,通过实际田间调研,对槟榔芋芋疫病的发病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践队选取了疫病发病地块进行防治示范,通过防治示范,对芋农的科学喷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科学防治芋炭疽病的实际效果。

因为芋类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芋炭疽病的防治工作将更加重要。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更加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为芋农的丰收保驾护航。同时,加强芋炭疽病的监测和预警,也是未来防治工作的重要方向。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不仅保证了病虫害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喷药的次数,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这一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芋类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