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西洋红梨种植兴起,农民打开致富大门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场关于西洋红梨的种植热潮正在悄然兴起。这不仅为农民打开了一扇通往致富的大门,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洋红梨种植兴起,农民打开致富大门

红梨飘香,农民增收的“金果果”

地区 种植面积 产量 收入
武邑县 2000亩 6000 18000
南票区 1500亩 8000 16000
宝丰县 2000亩 7000 14000

数据显示,西洋红梨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收入也在稳步增长。以武邑县为例,种植西洋红梨的农民平均收入达到了18000元/亩,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鼓励农民种植西洋红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免费提供苗木、造林面积补贴等,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红梨市场,前景广阔

据市场调查,近年来,红梨的销售额逐年上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宝丰县为例,宝丰梨以品质夺得第二十届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去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红梨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以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为例,村民张学敏抓住符离大道沿线文旅项目建设机遇,流转100余亩荒山,引进种植西洋红梨等特色品种,打造红梨沟特色种植家庭农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旅游,实现了林旅融合发展,引导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武邑红梨,一颗闪耀在农民致富道路上的璀璨明珠。在武罗现代园区的红梨种植基地,那挂满枝头的红彤彤梨子,伴因为微风传递出的淡淡香气,沁人心脾。9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助农增收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农民朋友前来学习。

张灯勤的“红梨”致富路

张灯勤,今年66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乡红旗村的农民。他是最早一批尝试种植红梨的农户之一。最多时,他种植了13亩红梨,每亩平均产量6000斤,每斤售价约3元。仅此一项,张灯勤每年的收入就超过了十余万元。

西洋红梨种植兴起,农民打开致富大门

“靠着这些小红梨,我不仅让两个儿子娶上了媳妇,还在城里买了新房。”张灯勤自豪地说。

目前,正是种植武邑红梨树苗的最佳时机,气温回升,土壤解冻,为农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种植条件。

全红梨种植后,基本上第三年就可以开始生产,第五年就可以丰产,亩产可以达到1万多斤。管理方式与其他梨类相似,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品种。

全红梨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全红型红梨新品种,也是东方系红梨优秀的栽培品种,其发展前景比其他红梨品种更加广阔。

为了发展南票区农村经济,服务“三农”,南票区农村经济局引进了新西兰红梨这一优质新品种进行试验,现已取得成功。

近年来,宝丰县立足乡村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种植,规划种植1万亩秋月梨,目前已经发展种植了2000多亩,涉及5个乡镇,48家种植户,极大地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

在灵宝市故县镇盘西村,辽宁客商林果立正在忙着收购红梨。他说:“这里的红梨品相好、个头大、质量高,我收购后,运到北京最大的新发地批发市场,立马被零售商抢购一空。”

盘西村党支部副书记蒋宽平表示,2006年他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西洋红梨品种栽植,2010年成立了盘龙红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村里荒坡、荒沟和部分耕地1000亩,集中连片栽植红梨,目前已成为全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梨基地。

合作社助力红梨产业发展

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包装和销售,红梨产量大,品质有保障,客商大批量收购,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费用,既方便又放心。合作社还免费为客商安排吃住,因此每年到了红梨收获季节,总会出现客商争相抢购的景象。

红梨走俏市场不仅让客商赚了个盆满钵满,也让果农尝到了甜头。盘西村一组村民王银凤算了一笔账,她家里有6口人,总共流转了两亩多土地给合作社发展红梨,去年她有三分之一时间为合作社干些打药、浇地、剪树等零工,收入了8000多元,合作社销售红梨后又按照比例给她家分红6000元,仅这一项就收入1.4万元,家里面还能腾出更多的劳力干别的活,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对于今后红梨的发展前景,盘西村委会副主任、红梨种植“土专家”王建昌表示,今年基地红梨产量100余万公斤,收购价格每公斤4.4元,预计可实现产值450万元,合作社将净利润的85%分给社员,剩下的15%留给村组作为来年的各项开销,盘西村的红梨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良性循环中发展壮大,走俏市场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