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金县发展竹荪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新途径
在贵州织金县三甲街道小龙场村,一座座茅草大棚错落有致地紧靠青山,这里不仅是风景如画的乡村,更是农民增收的新起点。
投资600万,流转土地150亩,竹荪种植基地崛起
织金县: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织金县是国内唯一最大的清香型红托竹荪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基地,每年培育竹荪种8000余万瓶,贵州省境内及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地区种植的红托竹荪都是织金竹荪种。
在织金县绮陌街道岭岗村竹荪种植扶贫产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支持230万元,种植竹荪200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327人。
竹荪产业助力富农增收,新型职业农民崛起
据了解,竹荪营养丰富,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自该竹荪基地建设以来,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白岩脚种植基地仅仅是织金县大力发展竹荪种植产业的缩影。贵州织金县熊家场镇雨田禾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种植的竹荪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技术和管理到位,竹荪种植前景广阔
目前已经下种50万瓶,预计6月底全面种植结束。”据技术管理人员介绍:“5月份以前栽培的种子现在开始‘产蛋’,到8月份以后,所有竹荪将纷纷‘破蛋开花’见效益。”
播种工人曾某说:“我在村集体合作社的引导下在竹荪种植基地务工,不仅可以学习到林下竹荪种植的相关技术,每天还能拿到100元的务工费。2020年,茶店乡充分利用山地资源...
目前已有西南联合农业科技公司、贵州织金四维竹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天虹竹荪开发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参与竹荪产业化经营,业务扩大到竹荪制种、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
近年来,织金县始终把竹荪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产业,坚持政府支持、群众参与、企业主导、科技支撑的思路,壮大竹荪产业,走出一条助农增收新路子。
聚焦产业八要素,提升竹荪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聚焦产业八要素,围绕六个转变抓提升,强化县级统筹,把种植林下竹荪作为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发展,紧盯森林资源尤其是优质竹林资源...
项目 | 内容 | 时间 |
---|---|---|
小龙场村竹荪种植基地 | 投资600万元,流转土地150亩,建设温室大棚120多个 | 2023年 |
岭岗村竹荪种植扶贫产业基地 | 总投资700万元,种植竹荪200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327人 | 2023年 |
实兴乡下坝村林下竹荪种植基地 | 务工群众采摘竹荪装筐、运输,一派忙碌景象 | 2023年 |
贵州织金县发展竹荪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新途径。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织金县竹荪基地:农民增收新典范。
产业定位:立足市场,聚焦增收
实地探访:基地繁忙景象
6月7日,记者在基地现场看到,一排排茅草大棚依山而建,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竹荪,一派繁忙景象。这背后,是织金县将竹荪产业作为生态特色产业,实现富农增收的生动实践。
扶贫作用:助力贫困地区发展
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
技术与管理:确保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合作:多方参与,共谋发展
未来展望:打造产业新高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