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黄秋葵全株利用
在浙江江山的田野上,一种名为黄秋葵的植物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业的格局。这种看似普通的蔬菜,经过当地农民的智慧和创新,实现了全株利用,成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黄秋葵的崛起:从零星种植到产业升级
2009年,周献中初次接触到黄秋葵,便看到了它背后的巨大商机。他毅然决定联合农民,成立秀地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始了黄秋葵的试种。短短几年间,黄秋葵从最初的5亩试验田,发展到如今的700多亩,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更推动了产业的升级。
全株利用:绿色产业的智慧实践
江山市在黄秋葵种植上,不仅注重产量,更强调全株利用。从黄秋葵的鲜果到花茶,再到油和面条,每一部分都被充分挖掘,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黄秋葵部分 | 利用方式 |
---|---|
鲜果 | 直接销售或加工成黄秋葵干果 |
花 | 加工成黄秋葵花茶 |
籽 | 提取油分,用于食用或化妆品 |
叶 | 加工成面条或饲料 |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黄秋葵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据统计,去年,大部分农户种黄秋葵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最少也有7000元。
周献中,这位黄秋葵产业的领军人物,有着远大的目标。他计划将江山的黄秋葵打造成全国一流产业,并致力于制定黄秋葵产品标准,让“秀地”成为黄秋葵“中国第一品牌”。
面对未来,江山市将继续深化黄秋葵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江山股份致力于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链,助力环保事业的发展。公司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山股份在环保领域树立了典范。
黄秋葵最初上市时,因其独特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市场售价一度高达9元多一斤,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只是,因为种植规模的扩大,黄秋葵在市场上的身影日益增多,价格也逐渐下降,目前每斤售价大约在3元左右。
周献中的黄秋葵加工厂:新技术的应用
去年9月,周献中新建了黄秋葵加工厂,引进了黄秋葵花茶加工流水线和干果加工流水线各一套,并建立了800立方米的冷库,总投入达到了600多万元。今年5月18日,工厂正式投产。
在福建地区,黄秋葵的种植面积从4000多亩猛增至近2万亩。由于气候优势,黄秋葵的成熟期比江山市提前半个月。部分黄秋葵在前期以高价外销盈利后,再与本地同期成熟的黄秋葵进行竞争。
黄秋葵的带动效应:农户增收的典范
周献中45岁,是江山市张村乡双合丰村人。2001年,他开始在江山市区做土特产生意,专做家乡的蜂产品和山茶油、猕猴桃等生意。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将黄秋葵产业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