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黄瓜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碧绿的黄瓜田映入眼帘。近年来,黄瓜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瓜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黄瓜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黄瓜种植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需求旺盛等特点,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地区 种植面积 年产值
山东省曲堤镇 12000亩 超过6000万元
河北省馆陶县 100多个品种 超过1000万元
河南省新坪村 易地安置移民村 全面改善基础设施

为了推动黄瓜产业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

  • 提供种植技术培训
  •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拓宽销售渠道
  • 优化金融支持

实践案例:黄瓜种植带动乡村振兴

1. 山东省曲堤镇

曲堤镇通过“五个统一”政策,解决了群众建棚种棚的疑难问题,使3000余户群众通过从事拱棚黄瓜种植走上富裕路。

馆陶县依托黄瓜产业,打造了“黄瓜之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实现了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新坪村通过发展日光温室黄瓜种植,使该村整体摆脱贫困,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典范。

因为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黄瓜产业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黄瓜种植效率
  • 深化产业链延伸,拓展黄瓜产品附加值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黄瓜产业竞争力
  • 推动产业扶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在扶贫产业园里,除了黄瓜已经迎来丰收,合作社还种植了毛豆、西瓜等瓜果蔬菜,这些即将成熟的作物预示着特色农业正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海南日报记者谢凯特约记者刘钊,在1月31日下午的五指山市番阳镇布伦村,目睹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布伦村的脱贫户李德文正在青瓜地里辛勤劳作,铺设地膜、搭建瓜架、浇水、施肥,这些日常农活成了他生活的重心。“这两年青瓜产业发展变化太快了,等会慢慢跟你说。”李德文一边给青瓜苗浇水,一边对记者说。

黄瓜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今年,曲堤镇将拱棚发展与扶贫解困紧密结合,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增强扶贫的“造血”功能,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支点”,在全镇掀起了产业扶贫的热潮。

在长丰县,稻虾共养模式近年来蓬勃发展。目前,长丰县稻虾共养面积达18万亩。每年五一前后,因为气温上升,龙虾上市量增加,吸引了众多市民来到长丰乡村钓龙虾、吃龙虾,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曲堤镇的拱棚黄瓜发展迅速,安徽客商孙振刚表示:“两三年前,曲堤还主要通过冬暖式大棚种植越冬黄瓜,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底到第二年7月底,每到八九月,黄瓜就下市了。现在365天每天有黄瓜,质优量大。”

2018年,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显示,某村党支部书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通过解放思想,带头创新,带领群众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得禄乡务乐村利用自身优势,立足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产业扶贫放在产业链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馆陶县以黄瓜产业为核心,探索出一条产业脱贫致富之路,让该县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典型贫困县变成了乡村旅游示范县。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馆陶县5个特色小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000余万元。

教练坑村在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谋划脱贫致富路子,利用高山蔬菜种植,村民们被村委主任的热情和信心感染。

曲堤镇今年8月,3000余拱棚种植户进账超过6000万元。经过三年的发展,曲堤镇已经发展了吕家、龙王庙等60余个拱棚片区,全镇新增拱棚3000余个,种植面积超过12000亩。

新坪村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通过种植冬季瓜菜、养殖生猪、做小生意等方式,实现了脱贫致富。

下一步,教练坑村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让当地群众自发从事蔬菜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大棚生态农业和特色种植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得力助手。党支书董建林表示,希望通过乐惠带动群众,希望群众在下一年,在以...的基础上,再创佳绩。

曲堤镇已新建白家、王海亭等拱棚片区5个,建成拱棚60余个,助推60余户困难群众从事拱棚种植。白占才在黄瓜大棚里看着长势喜人的黄瓜,脸上乐开了花,他表示:“半个月卖了近3500公斤,收入11560元,半个月成了万元户。”

多方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为培育壮大当地蔬菜产业,与保山侨众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伙伴关系,合作社坚持品种优良、规模种植、标准种植,基地种植主要以辣椒、小瓜、番茄、包菜、黄瓜、豆子等蔬菜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