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汉产莴苣增收千万,揭秘绿色农业新亮点

在罗岭镇姥山社区,一块块土地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里,农业增效与群众增收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土地流转、带头种植,以及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姥山社区因地制宜地发展起了蔬菜种植产业,探索出一套适应本地的蔬菜栽培技术,实现了从家庭菜园到农业支柱产业的华丽转身。

汉产莴苣增收千万,揭秘绿色农业新亮点

绿色防控,守护莴苣健康

在贺街镇东莲村、农场村蔬菜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碌着将长势良好的莴苣苗移栽到起垄好的地里。冬季种莴苣不仅让当地秋冬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更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驻村农技员全程指导水肥管理,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了莴苣的健康生长。

种植时间 亩产量 亩产值 增收情况
冬季 3500公斤 4000元 增收约1350万元
春秋两季 8000斤 近千万元 90%农户参与高效农业

科技助力,提升产量与品质

在项目的拉动下,武汉市莴苣年亩产量由原来的3200公斤增至3500公斤,年亩产值由原来的3500元增至4000元,全年共增收约1350万元。通过蔬菜栽培新技术的推广,项目种植的秋莴苣约6692亩,已实现增收322.4万元,预计冬莴苣增收约564.8万元,两项共增收887.2万元。

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曹平苏表示,近年来,射阳县按照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要求,不断研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健全稻米全产业链条,加强溯源监管,产业发展带动射阳大米原料价格高出外地2角/公斤,实现稻农年增收。

绿色蔬菜,引领农业新潮流

近年来,贺街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路子,大力发展种植绿色蔬菜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带头种植等方式,实现了订单生产、田头交易的新模式,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供给有效提升,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累计达到220个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

武汉农业专家介绍,红莴苣是武汉近年来新培育的春季品种,亩产可达5000到6000斤,既有利于农户增收,也能够丰富市民菜篮子。汉产红莴苣在市场中的销量表现十分亮眼,仅一个终端摊位的销量就能达到300斤,而在大流通市场和种植基地里,汉产红莴苣的走量更高更快。


正是因为汉产莴苣增收千万,揭秘绿色农业新亮点。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汉产莴苣增收千万,绿色农业案例典范这一领域。

汉产莴苣增收千万,揭秘绿色农业新亮点

柳溪村种植春秋两季莴苣1200余亩,亩产约8000斤,年产值近千万元,村内90%的农户参与经营高效农业,其中左家大湾的村民实现100%种植莴苣。武汉市新洲区莴苣素来有名,而三店街柳溪村素有武汉莴苣之乡之称,莴苣种植面积超1200亩,该村90%的农户参与经营高效农业,通过一年两茬莴苣为主的循环栽培生产新模式,有效提高土地效益,稳提菜篮子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