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里村竹笋丰收,村民增收

8-10月,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梅林镇瓦曲窝村,郁郁葱葱的白竹林下,冒尖的白竹笋随处可见,呈现出一幅丰收的景象。

里村竹笋丰收,村民增收

每隔几天,村民就会带着手套,在自己的退耕还林地上寻找适合采收的白竹笋,装满筐运出去售卖,为自己增添一笔不菲的收入。

这样的创收要得益于2016年,乐山市水务局创立的“白竹笋材两用发展”计划。

里村: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竹笋产业的崛起

里村位于山丘地带,人多地少,早年间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难题。在镇党委政府“农业强镇、旅游兴镇、生态立镇”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借助退耕还林和土地整理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里村群众将眼光抛向了那连绵成片的山丘,飘向了那山间的麻竹笋,开始规划发展麻竹笋特色产业之路。

如今,白竹笋已成为里村产业振兴的一得力帮手,帮助当地村民找到了一条增收的路子。

瓦曲窝村白竹林面积达3816亩,今年竹笋年产量约5万公斤,按均价4元/公斤计算,全村白竹笋收入可达20万元,白竹笋产业已成为瓦曲窝村民第三季度的支柱产业。

竹笋市场:丰收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8月11日,笔者走访里村村委竹笋收购点向收购老板打听大叶麻竹笋市场收购价时,收购老板如是说:“目前属于竹笋的生长旺季,竹农正在大量挖采,里村竹农每天挖采的竹笋量在1.5万斤左右,这样的挖采量已经持续近一个月时间,如果近段时间雨量充沛,高产量还将会继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竹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每到麻竹笋上市季节,附近城镇不少商贩都纷纷前来抢购麻竹笋,不少村民瞄准了这一商机,加强了对竹林的管理,努力提高竹笋产量。

未来展望:竹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里村村民通过发展竹笋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未来,里村将继续加大竹笋产业投入,提高竹笋产量和品质,同时与酸笋企业签订收购合同,进一步解决竹笋销路问题,最终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增收。

年份 竹笋产量 竹笋收入
2018年 4万 16
2019年 5万 20
2020年 6万 24

因为竹笋产业的不断发展,里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里村竹笋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里村竹笋丰收,村民增收,尖尖竹笋撑开致富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竹笋丰收,致富案例多,未来可期。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竹海深处,笋香四溢——瓦曲窝村的绿色希望

里村竹笋丰收,村民增收

村民陆伥卫是当地的一位种植户,他自豪地说:“我承包了近30亩的山地种植麻竹笋,每天挖采的竹笋大概有1000斤。光卖竹笋,一年就能收入近4万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丰收背后的辛勤耕耘——里村竹农的奋斗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