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定植后,如何科学管理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芹菜,作为常见的蔬菜之一,其定植后的管理至关重要。如何科学管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是每位种植者关心的问题。
一、定植前的准备
1. 苗床准备: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地作为苗床。在定植前,要对苗床进行深翻,施足底肥,确保土壤松软。
2. 苗子分类:在移栽前,将苗子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这样做有利于苗子生长整齐,便于管理和收获。
3. 定植深度:定植深度以埋住幼苗的根茎为宜,过深会导致心叶被泥浆埋入,造成死苗。
定植深度 | 适宜范围 |
---|---|
幼苗根茎 | 埋住为宜 |
1. 浇水施肥
1. 定植水:定植后要及时浇透定植水,有利于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2. 追肥:在缓苗后,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促进植株生长。
3. 叶面肥:在生长中后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如喷施0.2% -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0.1% - 0.2%的硼砂溶液等,提高芹菜的产量和品质。
扣棚后要注意通风,尤其是在10月中下旬时气温高、光照强,这时正午气温能高达30度,所以要注意通风。将棚室温度降至20度以下,将湿度降至80%以下,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芹菜徒长,抗病抗寒能力减弱。
到了10月中下旬,气温开始下降,可以开始扣棚保温。扣棚时要注意选择无风或风力很小的天气,修整温室的骨架,扣棚前3天不宜浇水,以免扣棚时地湿粘脚,造成工作困难。在扣棚前要喷洒一次防病虫害药剂,因为扣棚后喷药不便。
4. 病虫害防治
芹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菜青虫、白粉病等。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在收获前20天左右,用20毫克/升的赤霉素,结合肥水管理促进芹菜生长提高产量。
在芹菜移栽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苗床需浇透水,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挖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系。将主根铲断至约4厘米处,有助于促进侧根和须根的生长。此外,芹菜苗应按大小分类,分别进行栽植,以确保幼苗整齐生长。定植深度要适中,以覆盖根茎为宜,过深会导致心叶窒息。
二、科学施肥,提升芹菜产量
定植后,芹菜需要充足的水分。初期应每天浇小水,促进幼苗成活。因为植株生长,逐渐减少浇水频率,保持土壤见湿见干。在缓苗期,控制大水漫灌,避免烂根死苗。
四、扣棚保温,促进生长
五、微量元素的补充
芹菜生长还需要微量元素。例如,硼元素能防止茎干粗糙、破裂。在定植缓苗后,可喷施0.2%的硼元素,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芹菜品质。
病虫害是影响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选择抗病品种,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在扣棚前喷洒防病虫害药剂,确保扣棚后的安全。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芹菜的产量和品质。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芹菜种植将更加科学、高效。希望广大菜农能够借鉴这些经验,种植出更多优质高产的芹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