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养殖:一种以人工饲养穿山甲为目标的生态养殖方式
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穿山甲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方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解析穿山甲养殖,从场地选择到日常管理,全面展示这一新兴生态养殖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穿山甲养殖场地建造
穿山甲养殖场地宜选择潮湿、阴凉背风、无沙石地处。由于穿山甲四肢粗短发达,五趾锋利,善于扒土,因此在建场时应把表土层疏土挖出,直到硬土为止,再用石灰、粗沙、黄泥打成混合土,晒干后再在上面浇灌水泥铺面。然后用石块或砖在筑好的水泥板四周砌起1.5米高的围墙,墙的四周用水泥抹面,使表面光滑,防止逃跑。场地的大小视养殖量而定。在假山旁建一个小池供其饮水和游泳,假山上可放一些牛粪和腥味饵料,以引诱蚂蚁、昆虫。一般每10平方米面积可放养3对穿山甲。
穿山甲的种源目前主要依靠捕捉野生获得。捕到的穿山甲放入养殖处后,为了使其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必须保持养殖场地内清洁卫生和安静环境条件。同时养殖场内做到冬暖夏凉,温度保持在16~32℃之间,最为理想的温度为22℃以上。温度与穿山甲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温度在18℃时停止生长,冬季低温体重下降,而在最佳气温下月增重可达250~300克。
穿山甲是肉食性动物,以白蚁为主要食物,有时也食一些蚂蚁、蜂及昆虫蛹卵。觅食时,先用前肢的长爪抓住蚁巢,然后用嘴插入蚁洞内,用黏性及善于伸缩的舌头舔食白蚁或其它蚁类。养殖穿山甲要准备有充足的饲料,其饲料分为活体饲料和单品种饲料两种,在养殖过程中以活体饲料为主,单品种饲料为补。
穿山甲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每天将水池内的水灌满,供穿山甲饮用和游泳,并经常清洗,保持池水清洁卫生。2.经常打扫养殖场,清除粪便和残留食物,并保持安静的环境,以利于其生长发育。3.防治疾病,肠胃病是穿山甲常见的疾病,通常是食量过度和误食质量不良的饲料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食欲减少或绝食,排出糊状稀粪,次数增多,严重时肛门失禁,边走边拉,到处有稀便。防治方法:可用酵母粉拌入饲料中内服,拒食者可肌肉注射抗菌药物。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一个四季均可繁殖,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8个月左右,每胎通常产1只,也有的产2只,一年可繁殖2胎。小穿山甲在产出后6个月跟随母体外出活动觅食,6个月以后便离开母体独立生活。
穿山甲的饲料分为活体饲料和单品种饲料两种,在养殖过程中以活体饲料为主,单品种饲料为补。活体饲料有活体白蚁、灯光诱虫等途径获得。单品种饲料主要有昆虫、昆虫蛹卵等。穿山甲饲料应定时、定点、定量进行投喂,使之形成习惯,到时便到投放点觅食。通常每天投放1次,在下午4时投喂,投喂时按穿山甲体重3%左右为宜,成年穿山甲每只每天投放100克左右。
穿山甲人工养殖至体重5公斤以上时,可以捕杀加工取甲。捕到的穿山甲,先用锤击头使其昏死,将两只后肢捆紧,倒挂,用利刀剖腹,取出内脏,把皮剥下,去净残肉,晒干即成甲张。将甲张放在沸水锅,待甲片自行脱落,捞出用清水洗去残肉,晒干,或将甲张放入石灰水中或埋入沙堆内,待皮肉烂后,用清水清洗,晒干,便成甲片。剥取甲张后的穿山甲肉可食用,是一种美味的菜肴。
因为我国中医事业发展,对穿山甲的需求也穿山甲养殖有望成为我国生态养殖领域的一颗新星。
年份 | 穿山甲人工养殖数量 | 市场占有率 |
---|---|---|
2018 | 5000 | 2% |
2019 | 8000 | 3% |
2020 | 12000 | 5% |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穿山甲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穿山甲人工养殖数量为5000只,市场占有率为2%;2019年增至8000只,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2020年达到12000只,市场占有率上升至5%。可见,穿山甲养殖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穿山甲养殖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理想的场地应位于潮湿、阴凉、背风且无沙石的地区。考虑到穿山甲的攀爬和挖掘习性,场地建造时需将表土层疏挖至硬土层,再利用石灰、粗沙、黄泥混合制成混合土,并晒干后铺设水泥,四周用石块或砖砌成1.5米高的围墙,以防止穿山甲逃跑。场地大小根据养殖量而定,每10平方米可养殖3对穿山甲。此外,在假山旁设置小池供其饮水和游泳,并在假山上放置牛粪和腥味饵料吸引蚂蚁和昆虫。 穿山甲对活体饲料如白蚁等有较强的取食能力,但对单体饲料可能需要诱导。饲养者可轻轻按住穿山甲尾部,将食物置于口吻处,通过吸管将食物引至薄膜上,刺激穿山甲舔食。经过数天的诱导,穿山甲将学会自行取食单体饲料。三、穿山甲国际贸易的禁令与国内政策调整
附录Ⅰ中列出的物种若再进行国际贸易,将面临灭绝的风险。我国政府已明确禁止穿山甲的国际性交易,并承诺全面收购野生动物育种能力。2020年“两会”上,关于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提案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政府首次承诺从民间全面收购野生动物育种能力。 穿山甲需要保持25摄氏度以上的生活环境,并容易患病。因此,养殖场应保持安静、清洁,定期清除粪便和残留食物。冬季气温下降时,需在养殖场内设置木箱或采取加温保暖措施,保持温度在22℃以上。夏季气温过高时,应在养殖场内搭建凉棚,保持凉爽环境。 穿山甲为胎生动物,四季均可繁殖,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妊娠期约8个月,每胎通常产1只,也有产2只的情况。小穿山甲在产出后6个月跟随母体外出活动觅食,6个月后便独立生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需模拟其野生习性,确保足够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活环境。 穿山甲人工养殖至体重5公斤以上时,可以进行捕杀加工。捕杀时需先击昏穿山甲,然后剖腹取出内脏,剥下皮肤,晒干即成甲张。甲张可进一步加工成甲片,而穿山甲肉则可食用。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