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封沟养殖林蛙越冬管理,关注林蛙在冬季的生存与生长

林蛙,作为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其养殖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只是,在寒冷的冬季,如何保障林蛙的生存与生长,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越冬池的修筑、使用前的准备、越冬期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封沟养殖林蛙的越冬管理技术。

封沟养殖林蛙越冬管理,关注林蛙在冬季的生存与生长

一、修筑越冬池

规格要求 数量确定
池深3-4米,水深2-2.5米,池底平坦,四周呈70-80度斜坡 根据蛙场地势条件和常年越冬蛙数量而定
地势平坦开阔,可修筑大型越冬池,单池面积800-1000平方米 地势条件差的可修筑中小型越冬池,单池面积200-300平方米
修筑多个越冬池时,相互间隔500-1000米,单灌单排 一般成龄种蛙越冬密度80-100只/平方米,幼蛙200-300只/平方米

1. 清淤:将池水放开,清除池底淤泥,恢复到原池底层。

3. 杀虫灭菌:注水前20-30天,向池底和四周池壁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有效杀灭林蛙致病菌和天敌虫害。

1. 散居冬眠期管理

1. 捕捉分离:把捕捉到的林蛙按商品蛙、种蛙和一年生幼蛙分离。

2. 贮蛙池存放:种蛙和幼蛙分别送往贮蛙池存放,水深40-80厘米,贮蛙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0-800只。

3. 防逃逸:贮蛙池周围用塑料布围成高50-60厘米的栅栏,底部用工压实。

1. 水位控制:保持冰下水位不低于1.5米。

2. 蓄水:10月末,林蛙进入越冬池冬眠前蓄满水,水深至2.5米,保持清洁。

3. 防止鼠害:在越冬池周围定点投放鼠夹和鼠药,防止鼠类等肉食性天敌危害。

3. 暴晒与清洁

2. 防止冰层过厚:保持池水流动,防止冰层过厚影响林蛙呼吸。

通过以上详细的越冬管理措施,相信养殖户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冬季的挑战,确保林蛙安全越冬,顺利生长。


封沟养殖林蛙越冬管理,关注林蛙在冬季的生存与生长。讲清楚了,接下来是林蛙越冬养殖策略解析。

在林蛙的越冬养殖过程中,选址与修筑越冬池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理想地点应靠近林蛙秋季集中下山的区域,河流溪流旁侧,避开河道5-10米。地点选择要考虑到地形地势,尽量选择土质粘性的开阔地带,确保修筑的越冬池坚固耐用。越冬池的规格需要深度3-4米,水深维持在2-2.5米,池底平坦,四周呈70-80度的斜坡,防水浸后塌方。若池底为沙质疏松,需用粘土垫实以防渗水。

越冬池的面积和数量要根据养殖场地的具体条件以及常年越冬蛙的数量来确定。例如,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可以修筑800-1000平方米的大型越冬池;而地势条件较差的地方,则可修筑200-300平方米的中小型越冬池。越冬池的数量应根据成龄种蛙的越冬密度和幼蛙的越冬密度来酌情设定。一个养殖场修筑3-4个中小型越冬池,一般可以容纳2-3万只种蛙和15-30万只幼蛙。

封沟养殖林蛙越冬管理,关注林蛙在冬季的生存与生长
  1. 密度控制:越冬期间,要根据不同种类和年龄的林蛙,合理控制越冬密度。
  2. 水质管理:越冬期间要保持水质的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3. 水位控制:冬季寒冷,冰下水位应保持不低于1.5米,以保证林蛙安全越冬。
  4. 防寒保暖:在冬季,要采取措施防止越冬池结冰过厚,影响林蛙越冬。
  1. 逐渐升温:越冬结束后,要逐渐升温,使林蛙从冬眠状态中恢复过来。
  2. 适应性饲养:复苏后的林蛙,需要逐渐适应正常饲养环境,恢复体力。
  3. 健康检查:复苏期间,要对林蛙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病无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