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90后小伙养水蛭,探索创业之路
在广西灵山县的乡村里,有一位90后的小伙子黄成,他凭借着一腔热血和聪明才智,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养殖水蛭。这条路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时间节点 | 事件 | 具体内容 |
---|---|---|
2009年 | 求学经历 | 黄成在合浦卫生学校读书,暑假期间送快递、打零工挣学费。 |
2011年 | 工作经历 | 黄成在广西区第二戒毒劳教所工作。 |
2011年 | 创业起点 | 黄成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养殖水蛭。 |
2012年 | 技术提升 | 黄成从亲戚那里借来三万元,加入广东佛山一家水蛭养殖合作社,学习养殖技术。 |
2013年 | 合作社成立 | 由黄成牵头的灵山县矮岭蚂蟥专业养殖合作社正式成立。 |
2014年 | 规模扩大 | 合作社养殖基地规模已达500亩,年产种苗可达2000余万条,总产值超过500万元。 |
黄成的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遭遇资金不足、技术不足、蛭苗成活率低等问题。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他不断学习、摸索,了一套科学的养殖方法,使蛭苗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黄成的带领下,合作社吸引了60多户群众加入养殖水蛭。他们不仅获得了技术支持,还得到了黄成的无私帮助。例如,22岁的黄志杰,资金不足,只养殖了4亩水蛭。为了帮助他更快走上富裕道路,黄成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石螺给他养殖。
“我很感谢黄成哥对我的帮助,是他让我看到了住洋房、开小车不是梦。”黄志杰激动地说。
黄成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他的养殖基地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黄成表示,未来他将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他还计划重新包一块地,整理塘口,架设网箱,然后将网箱发包给养殖户,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这位90后的小伙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家乡的绿色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业启航:灵山青年的致富之路
黄成,一个90后的青年,在灵山县的山水间,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他放弃了城市中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投身于水蛭养殖这一新兴领域。他的成功故事,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周围村民的心。
合作社成立:共同致富的梦想成真
去年9月,由黄成牵头的灵山县矮岭蚂蟥专业养殖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个合作社的成立,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了养殖水蛭的行列。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致富的平台,也为黄成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了基础。
技术支持:让养殖更高效
市场前景:水蛭养殖的潜力无限
水蛭,这个许多人避之不及的生物,在黄成眼中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通过网络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到水蛭市场前景广阔,养殖周期短、风险较低、回本快。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近几年水蛭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价格也不断攀升。
黄成在养殖水蛭的过程中,注重生态循环,采取“合作社+养殖分场+养殖户”的新型经营体制,实行农户分级管理,统一回收成品。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保护了生态环境,成为了绿色养殖的典范。
未来展望:带领更多人致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