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我国养猪业将稳步跃升为农业养殖新亮点

养猪业稳步跃升:新亮点与挑战并存

在11月14日由北京赛尔组织的2008~2009猪业高层论坛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养猪学分会秘书长孙德林指出:我国养猪业经受5月及7~9月两个阶段降价的打击后将稳步发展。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观点进行了阐述。

我国养猪业将稳步跃升为农业养殖新亮点

一、总量不足,现代化养猪模式待推广

中国养猪业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必须采用现代养猪产出模式。截至2006年,中国年出栏681亿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占全部出栏的43%。这样,2006年出栏681亿头商品猪,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提供的商品猪388亿头,而分散经营出栏为293亿头。

二、外来资本投资缓慢,投机心理较重

外来资本主要是从事房地产、煤炭、钢材等领域里的剩余资金投放在养猪生产。他们投资养猪行业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家政策引导影响、受毛猪市场价格的影响,往往都是和当地政府建立了一定关系,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他们没有把养猪当成事业对待,往往是投机心理,经不起市场波动。

三、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冲击有限

中国是生猪生产大国,去年猪肉产量是5200万吨,占全球猪肉产量的53%。猪肉的进口和出口,每年都在进行。2006年中国出口猪肉27万吨,进口猪肉24万吨。2007年1~7月份出口猪肉95万吨,进口猪肉3万吨,2008年1~6月份进口猪肉4万吨,这些经营行为都是正常的。

四、农村养猪面临环保、防疫、用人等多重压力

农村养猪将遭到持久性打击。 是环保压力。现在,中国养猪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一直处理不好。然后是防疫压力。防疫困难,本来是散养户的难题,但是规模猪场更担心疫情的暴发。第三是用人压力。很多猪场找不到饲养员,有的猪场想找个好的场长很难。

五、疫病压力下,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2006~2007年生猪存栏大大下降,疫情肆虐,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分散饲养农户。因此,未来中国养猪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由于疾病影响,要求改善生产方式,强化设备投入,建立规模化、自动化的养殖模式。

我国养猪业将稳步跃升为农业养殖新亮点

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养猪业未来之路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建议:

我国养猪业将稳步跃升为农业养殖新亮点

  •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 加强防疫体系建设,降低疫病风险。
  • 提高养殖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才。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稳步发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养殖业的重要议题。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养猪业必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