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夏季母猪繁殖效率,优化养殖环境
作者:农牧新风尚•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5
夏季母猪繁殖效率提升策略
夏季母猪的受胎率往往明显下降,产仔数减少,死胎弱胎增多,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一、原因分析
营养性原因
夏季高温,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
环境温度
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夏季猪舍温度高,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下降。
运动不足
运动不足导致母猪后肢乏力,直接影响受胎率;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
疾病原因
流行性乙型脑炎影响母猪受胎率,公猪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母猪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
公猪使用不当
夏季高温,公猪热应激明显,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公猪使用过频,精液质量下降。
二、防制方法
补充青绿饲料
每头种畜每天供给青饲料2-3公斤,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
调整种猪日粮
提高种畜饲料蛋白质水平,加大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的供给量。
防暑降温
种猪应有通风降温或喷淋降温设备,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
合理利用种畜
控制配种频率,调整配种时间,将夏季早晚配种调整为深夜配种。
保健工作
做好种畜常规免疫,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提高公猪精液活力和配种能力。
加强运动
早晚对种公猪进行驱赶运动,控制好母猪膘情,淘汰繁殖缺陷的种畜和老龄种畜。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提高夏季母猪的繁殖效率,同时,也能优化养殖环境,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经过连续两年的实践验证,我们预测,采取上述措施后,夏季母猪的受胎率将提高20%以上。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