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母猪发情周期激素调控,优化养殖效率

母猪发情周期及激素调控概述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效率,增加产仔数,缩短产仔间隔。生殖激素在治疗母猪不孕、断奶母猪季节性乏情和后备母猪乏情以及母猪分娩延迟等生殖疾病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母猪发情周期激素调控,优化养殖效率

外源生殖激素应用于养猪生产中,是进一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养猪业向效率型、规模化方向发展所必需具备的繁殖保障措施。

母猪发情周期内激素变化及功效

母猪发情周期约为21天,发情期持续2-3天。发情期卵巢分泌雌激素,作用比较单纯,就是引起母猪发情表现。

母猪发情周期激素调控,优化养殖效率

母猪的排卵绝大多数发生在发情周期最后三分之一时间内。这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促黄体生成素LH。

排卵之后,排卵部位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促进机体分泌孕酮。孕酮又称孕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妊娠。

孕酮:两次发情期之间和妊娠阶段维持较高的水平。体内有黄体存在时,孕酮水平较高,因此母猪在这个阶段不会表现发情。此时母猪处于黄体期。

如果母猪配种成功,黄体将继续存在,会持续分泌孕酮。母猪不再进入发情周期,保持妊娠状态,直至分娩。

而如果母猪并没有受上胎,则在促卵泡素FSH的作用下,新的卵泡在卵巢中形成。

促卵泡素FSH: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是促进卵泡的形成和生长发育。

母猪发情周期激素调控,优化养殖效率

当卵泡接近排卵时,母猪子宫分泌产生前列腺素F2a

前列腺素PGF2a:主要作用是溶解黄体,使孕酮水平降低。

21天中主要分为两期:

卵泡期:卵泡生长发育以及排卵前的一段时间,此阶段孕酮水平低。

黄体期:卵泡排卵后形成黄体后至黄体被溶解的阶段,此阶段孕酮水平高。

优化养殖效率的解决方案

为了优化养殖效率,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 合理使用生殖激素,提高繁殖效率。
  •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
  • 科学安排配种时间,提高受孕率。
  • 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环境。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下是一些措施:

  • 采用绿色饲料,减少化学污染。
  • 加强粪便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预测与验证

通过合理调控母猪发情周期激素,预计可提高猪繁殖效率10%以上。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