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母猪繁殖问题制约猪场经济效益

母猪繁殖问题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种猪,这些种猪经过高强度选育,具有较高市场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对母猪营养供给模式的忽视,导致生产水平不尽人意,从而产生了“洋猪难养”的观点。

母猪繁殖问题制约猪场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妊娠母猪超量饲喂会导致生产水平下降。妊娠阶段饲养管理水平对哺乳期母猪、初生仔猪、断奶仔猪及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有极大影响。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在于“妊娠期严格限饲、哺乳期能够充分采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养管理细节错误:

母猪繁殖问题制约猪场经济效益

  • 断奶至配种:使用低能低蛋白质妊娠母猪料,影响排卵数。
  • 配种后1个月内:严格限饲,防止孕酮水平下降。
  • 妊娠母猪限饲时间:欧美猪场限饲至95-100天后,再进入妊娠后期加料阶段。
  • 妊娠母猪后期饲养不精准:导致仔猪初生重偏小。

初生重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初生重小会给猪场带来不良后果,造成经济效益下降。调查数据显示,仔猪初生重1.5-1.6千克的猪场经济效益要比初生重1.2-1.3千克的猪场好得多。

造成初生重小的原因包括:对初生重小的影响认识不足、母猪妊娠后期管理不好等。

母猪繁殖问题制约猪场经济效益

断奶体重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仔猪断奶体重偏小是国内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猪场28天断奶体重6.5-7.5千克。断奶体重小给养猪场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断奶过渡难度大、保育期死亡率增加、育肥期增重速度慢、饲料效率变差。

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技术措施包括:关注母猪日进食消化能总量、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脂肪、增加哺乳母猪的饲喂次数、高度注意哺乳母猪的饮水量。

哺乳母猪过度减重对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的影响

哺乳母猪过度减重是造成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哺乳期结束时,母猪减重最好控制在10千克以内、背膘不低于18毫米。

哺乳母猪料营养不达标再加上采食量不足,不但母猪体储严重受损,仔猪断奶体重也会很差。

结论

母猪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细节和精准方面要特别注意。每一个细节的错误都会对最后结果构成影响,同样也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过程。

来源:中国养猪同业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