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关键在控温,温度稳定猪群健康
猪群最适温度解析
猪场控制疾病,减少疾病发病率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就是控制温度。只有为猪群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猪群的发病率会显著降低。老兽医常说:“谁把握了温度,谁就把握了猪群”,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各阶段猪群对温度的需求如下表所示。仔猪因为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体表脂肪含量低,保温机能差,因此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中大猪因为体表汗腺较少,降温主要通过体表散热,所以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猪群阶段 | 最适温度 |
---|---|
仔猪 | 32-35 |
中大猪 | 22-25 |
育肥猪 | 18-22 |
产房温度变化控制
刚出生仔猪要求温度达到35℃,以后每天降低1℃,直至24日龄断奶时,温度控制在25℃比较合理。哺乳母猪要求舍温为18-20℃,当产房温度高于23℃时,母猪采食量开始下降,可能会影响奶水供应和母猪断奶后发情。
养殖户可以在产床上准备保温箱,加装电热板和保温灯,为仔猪营造一个高温环境,同时不影响母猪对温度的要求。
保育舍温度变化控制
保育仔猪刚断奶时温度要求比哺乳阶段高2-3℃,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8-9周龄保育结束时,保育舍温度应控制在23-26℃。但需注意,保育仔猪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但不可忽视通风,以防缺氧死亡。
猪舍温度控制要点
多数农村散养户的猪场没有温度计,导致无法进行温度控制。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猪群的躺卧姿势、采食情况等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当猪舍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猪群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睡觉时各猪之间间隔较远或不睡觉乱跑;而舍温低于最适温度时,猪群会挤成一团,甚至一头压着一头。
猪舍内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乳汁中脂肪含量过高,仔猪消化系统无法适应,腹泻发病率升高。而母猪调用自身脂肪后会导致哺乳期失重过大,影响母猪断奶后发情。
猪舍内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猪群需要调动更多营养维持体温,导致肥猪日增重下降,饲料利用率下降。母猪长时间生活在低温环境中会导致偏瘦、皮毛粗乱,诱发风寒感冒;保育仔猪长时间生活在低温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免疫屏障受损,易发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猪场温度控制是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养殖户能够更好地掌握猪群各阶段最适温度,以及产房和保育舍温度变化控制方法。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健康的双赢。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让我们共同为猪群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