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母猪各阶段饲料:发情促情、配种促孕、怀孕保胎、分娩助产、哺乳促奶

母猪饲养关键:科学饲料管理

在母猪养殖过程中,饲料管理是提高繁殖效率、保障母猪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各阶段的饲料管理要点,帮助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母猪各阶段饲料:发情促情、配种促孕、怀孕保胎、分娩助产、哺乳促奶

一、母猪饲养周期与饲料管理

母猪的饲养周期可分为发情促情、配种促孕、怀孕保胎、分娩助产、哺乳促奶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饲料需求。

1. 发情促情阶段

在此阶段,母猪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以促进发情和排卵。一般采用后备母猪料进行饲喂。

2. 配种促孕阶段

配种后,母猪需要丰富的营养以支持胚胎发育。此时,应采用怀孕母猪料进行饲喂。

3. 怀孕保胎阶段

怀孕期间,母猪需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障胎儿健康发育。在此阶段,应继续使用怀孕母猪料。

4. 分娩助产阶段

分娩前后,母猪需要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支持分娩和产后恢复。此时,应采用哺乳母猪料进行饲喂。

母猪各阶段饲料:发情促情、配种促孕、怀孕保胎、分娩助产、哺乳促奶

5. 哺乳促奶阶段

哺乳期间,母猪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以支持奶水分泌。在此阶段,应继续使用哺乳母猪料。

二、母猪饲料饲喂量管理

母猪各个生理阶段的饲料饲喂量,直接影响繁殖性能和母猪健康。以下为“母猪七阶段循环饲喂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待配期

断奶待配母猪:一般用哺乳母猪料加量饲喂,3-3.5公斤/日,促进发情排卵,喂到配种当天,然后转喂怀孕料。

后备母猪:用后备母猪料饲喂,有利于生殖系统的发育,60-70公斤体重开始饲喂,前期自由采食,后期依据膘情适当控料,喂到配种当天,然后转喂怀孕料。

第二阶段:怀孕前期

从配种第二天开始,到产前8天,全程饲喂怀孕料,有利于胎儿发育、保胎、防止便秘产生副作用。怀孕前期,是指配种第二天——怀孕30天。日喂2餐,每日1.8—2.2公斤,不能喂多,防止“烧胎”,影响产仔数。

第三阶段:怀孕中期

从怀孕31天到怀孕65天。日喂2餐,每日2.2—2.5公斤,可以依据膘情适当微调。

第四阶段:乳腺发育期

从怀孕66天到怀孕90天。日喂2餐,每日2.2—2.5公斤,不能喂多,防止母猪过肥,影响乳腺发育导致今后奶水不足。当然,可以依据膘情适当微调。

母猪各阶段饲料:发情促情、配种促孕、怀孕保胎、分娩助产、哺乳促奶

第五阶段:怀孕后期

从怀孕91天到怀孕107天,这时候才是真正的饲喂量较大的阶段。日喂3餐,每日2.8—3.0公斤,满足胎儿迅速增重的营养需要。同样也依据膘情适当微调。

第六阶段:围产期

产前7天到产后7天为围产期。从这一阶段开始到哺乳结束,全程饲喂哺乳母猪料。围产期的饲喂量变化最为特殊。日喂3餐,每日饲喂量由3.0公斤逐渐降到分娩当天2.0—1.5公斤,产后3天恢复到2.5公斤,产后7天达到3.0公斤以上,整个围产期的饲喂量呈“V”字型变化。

第七阶段:哺乳期

从分娩当天到断奶,全程饲喂哺乳料。日喂3—4餐,每日迭增0.5公斤,7天开始自由采食,产仔数多的母猪,日采食量最多会达到7公斤左右,以满足哺乳仔猪迅速发育与增重的营养需要;同样也要依据膘情适当微调饲喂量,而且采食量大的母猪断奶前适度减料。

三、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母猪养殖过程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
  • 采用节水、节粮、节能的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
  • 加强粪便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 推广绿色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结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母猪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本文观点,共同推动我国母猪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