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蛋鸡饲料使用常见六大误区
蛋鸡养殖,这些误区你中了几招?
在畜牧养殖的世界里,蛋鸡饲料的使用是一门学问。但很多养殖户在喂养蛋鸡时,往往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不仅影响了蛋鸡的生长发育,还降低了养殖效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蛋鸡饲料使用的六大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招?
误区一:蛋白有余,能量不足
很多养殖户认为饲料中蛋白越高越好,其实不然。能量和蛋白都非常重要,能量决定鸡群产蛋率的高低,蛋白决定蛋重。当饲料中的蛋白偏高,在蛋白分解成能量的同时,还产生大量尿酸,引起鸡的痛风,同时还增加饲料成本。所以说,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不是优质饲料。
改正方法:在日常饲料配方中,要保证能量与蛋白平衡。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实际就是氨基酸的组成不一样,利用率也不一样,要配制饲料时,必须考虑所用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的组成是否平衡,不能只考虑价格,否则易出现蛋白缺乏,甚至出现啄羽等异食现象。
误区二:蛋雏鸡用肉雏鸡料,换料早
有些养殖户用肉雏鸡料饲喂0~14日龄蛋雏鸡,这是不科学的。肉雏鸡料蛋白高、能量高,是针对快速生长肉鸡品种设计的,如果用在蛋雏鸡阶段会使心血管发育系统不适应,也不利于蛋鸡育成阶段的体型发育,还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改正方法:1~10日龄使用高档雏鸡开口料,11日龄至6周龄使用雏鸡颗粒配合饲料。严格按照使用阶段使用优质雏鸡开口料和雏鸡配合饲料,同时,也可添加“安保来”。
误区三:用料数量不准确,没有确切的量的控制
实践证明,过多用料易造成蛋鸡过肥、早产,甚至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过少则难以达到标准的产蛋体况,或在产蛋期蛋小,产蛋率不高,养殖效益差。
改正方法:一个准确用料的计算公式,可供养殖户参考。10日龄前:日用料量=日龄数+2,如7日龄的蛋小鸡日用料量为7+2=9克。11~20日龄:日用料量=日龄数+1,如15日龄的蛋小鸡日用料量为15+1=16克。21~50日龄:日用料量=日龄数,如30日龄的蛋小鸡日用料量为30克。
误区四:忽视育成料,使用低质量的便宜料
有些养殖户认为育成蛋鸡又不产蛋,用料好坏都一样,就用低质量的便宜料。其实育成期是保证鸡均匀度高的重要时期,必须保证育成期的营养供给。
改正方法:鸡的生长早期对氨基酸较敏感,在育成后期能量的影响更大一些,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将会产生体型小,胫骨短的后备鸡。10周龄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就培育不出来高产蛋鸡,致使高峰期不高,持续时间又短。
误区五:盲目使用添加剂
有些养殖户随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不是使用的越多越好,各种阶段的蛋鸡料都添加了足够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果养殖过程中再添加,就会添加过量,导致各成分的不平衡,产生腿病、软壳蛋等现象,使生产性能下降。
改正方法:对这些物质采用的原则是多则减、少则补。正常情况下不用额外使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发生应激时、免疫前必须要补充维生素。最好是单用维生素C,或者电解多维。
误区六:行情不好时降低饲料档次
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使用便宜料。通过调查发现,蛋鸡价格5.2元/千克时,坚持用优质饲料的养殖户,产蛋率高达90%以上,蛋重大,料蛋比低,基本处于保本和微利状态;而使用低质量饲料时料蛋比高,高峰持续时间短,用药成本高,死淘率也高。
改正方法:饲料质量的好坏,不能仅看短时间的蛋重和产蛋率,而是要看鸡的健康状态、料蛋比、高峰维持时间、总产蛋量等。选择好的品牌的蛋鸡饲料,达到最大的产蛋量才是不赔钱的根本道理。
文章来源:艾依特蛋鸡养殖俱乐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