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新策略:高效种蛋消毒与科学保存技术
嘿,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种蛋的那些事儿。种蛋从产出到入孵前,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九死一生”的旅程。它们不仅要面对泄殖腔排泄物、鸡舍空气等污染,还要时刻警惕细菌的侵袭。所以,种蛋的消毒和保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和适宜条件的保存,种蛋才能拥有较高的孵化率。
一、消毒时间:种蛋的“洗澡时刻”
种蛋产出后,细菌就开始在它们身上“安营扎寨”。为了减少细菌穿透蛋壳的机会,我们得赶紧给它们来一场“洗澡”。所以,种蛋产出后应马上进行第一次消毒。收集种蛋后,立刻消毒;运输途中,也要进行第二次消毒;入孵后,入孵器内进行第三次消毒;种蛋移盘后,出雏器内进行第四次消毒。这样,种蛋才能在孵化器里安心“养胎”。
二、消毒方法:种蛋的“杀菌神器”
种蛋的消毒方法有很多,但以下两种在生产中较为常用且方便操作:
- 甲醛熏蒸:用40%的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按比例混合产生气体,可以迅速有效地杀死病原体。第一次、第二次按每立方米用42ml甲醛加2g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可杀死95%~98%的病原体;第三次在入孵器内按每立方米用28ml甲醛溶液、14g高锰酸钾消毒;第四次按每立方米用14ml甲醛溶液、7g高锰酸钾的浓度进行雏鸡熏蒸消毒。
- 过氧乙酸熏蒸:按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溶液50ml、高锰酸钾5g熏蒸15分钟,可快速有效杀死大部分病原体。当然,大型种鸡场还可用洗蛋消毒液进行消毒。
三、温度:种蛋的“舒适区”
种蛋孵化的温度是37.5℃~37.8℃,但鸡胚发育的阈值温度为23.9℃。如果环境温度忽高忽低,胚胎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数次发育数次停止,最终导致死亡或活力减弱。所以,种蛋产下后应使其温度降至23.9℃以下,并一直保持到入孵前。
四、湿度:种蛋的“保湿神器”
种蛋保存期间,水分会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快慢与周围的环境湿度有关。种蛋库的相对湿度以75%~80%较适宜。
五、保存时间:种蛋的“保鲜期”
正常情况下,温度15~18℃,湿度75%~80%,5天之内对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无明显影响。超过7天,孵化率会明显下降,时间再长,种蛋就失去了孵化价值。
六、其它:种蛋的“小贴士”
在夏天湿度较大时,运输或从种蛋库到码盘室,温度升高水蒸气会凝集到大蛋壳上,形成水滴,俗称“出汗”。此时种蛋容易受到细菌污染,注意不能试用甲醛熏蒸出汗的种蛋。
种蛋的消毒和保存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各位养殖户朋友们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种蛋在孵化器里绽放出生命的奇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