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农民朋友的“头疼”问题

玉米在我国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一直以来都占据了粮食总量的半壁江山。但是,近些年玉米种植中频繁出现的病虫害,尤其是玉米大小斑病,让农民朋友们头疼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特点,以及一些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特点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特征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田里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植株枯萎。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症状特征: 1.

小斑病:

- 初期为淡绿色的小圆形斑点,逐渐 ,中间灰白色,周围呈淡黄色; - 后期斑点中心易破裂,形成白色穿孔; - 病斑多聚集,形成不规则的长带,使叶片发黄变褐,甚至破裂。 2.

大斑病:

- 初期为淡黄色至棕色的小圆形斑点; - 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中心变为灰黑色; - 晚期叶片上形成大片的灰色或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缘卷曲; - 病斑之间界限模糊,病叶会逐渐枯死。

二、病因及传播途径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主要受病原菌感染。病原菌在玉米秸秆、病落叶上越冬,借助雨水、气流等传播。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播途径: 1. 雨水传播:病原菌主要通过雨滴飞溅的方式传播; 2. 风力传播:病原菌在空气中以飘散形式传播; 3. 人工传播:病菌可在种子、农具等上长期生存,通过人工种植、运输等过程传播。

数据显示,玉米大小斑病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作物受到感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防治方法

针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农业防治:

- 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病原菌在不同作物上反复侵害; -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提高播种密度,减少病害发生; -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残叶、病杆,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基地; - 适量施肥: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化学防治:

- 选择合适的药剂:选用具有高效防治效果的杀菌剂; - 增施药肥:在玉米生长关键期喷洒杀菌剂,每隔7-10天一次; - 精准喷洒:保证药液均匀喷洒在叶片正面及背面。

以下是一张农业防治措施的表格: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用药量
苗期 敌萎菌胺·霜霉威 40-60
拔节期 烯酰吗啉 50-75
开花期 嘧菌环胺·霜霉威 50-75
3.

生物防治:

- 利用菌肥:施用含有拮抗菌、益菌的肥料,调节土壤菌群; - 蚂蚁生物防治:释放一定数量、适合该地域的抗病蚂蚁,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玉米大小斑病是一项让农民头疼的难题。要想有效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综合运用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8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