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芍药花为何被称为“将离草”?它与牡丹在品种、花色、形态上有哪些显著区别

芍药花:从“将离草”到爱情的约定

先秦时代的郑国气候偏暖,而作为草本的芍药应时开放在低平的河边草丛丘陵。那时的男男女女,在3月上巳节亲水洗沐,没有抗生药的古代,他们不敢冒感冒受凉的凶险。这个风俗在魏晋之后改为不下河洗澡,代之河边宴会踏青。云南少数民族仍保留着3月的泼水节,可以作为一个上古风俗的参照。

芍药与牡丹:花色、 形态的细微差别

许多人牡丹芍药的分不清楚,主要原因是它们同样的花型巨大,又同样的开在四五月份。现在的养颜茶里又通常有一种芍药花苞,有的时候如果你买牡丹花苞,往往他给你的是芍药。牡丹和芍药在开花的时候,同样的艳丽多姿,让人分不清楚,那么作为干花茶,自然就更加的分不清楚了。

芍药花为何被称为“将离草”?它与牡丹在品种、花色、形态上有哪些显著区别
芍药花为何被称为“将离草”?它与牡丹在品种、花色、形态上有哪些显著区别

芍药之约:爱情的象征

诗经《郑风溱洧》有云:“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3月上巳节的先秦时代,郑国的男男女女在水边祈福,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爱情的集会,对了眼的男女,互相摘芍药送给对方,潜台词是爱情的约会和约定。

芍药之约的变迁:从浪漫到失落

芍药花被称为“将离草”,是唐朝以后的事。正是主要原因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践行爱情的约定并有美好的后来啊。此日欢甚,难期佳期,那芍药之约就变得沉重,只能说它代表着送别时的情谊。

白居易与芍药之约:爱情的坚守与失落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6岁的白居易,写下这首诗时并非是写的芍药花草。但是他的爱情固执了青草的品质, 至少他思念了那个叫湘灵的女孩一生,至少,他曾经为年轻时的芍药之约,自发买了半生的单。

芍药之约的消失:爱情的无奈与变迁

经过了1000多年的社会演变, 人类社会的架构更加的严谨,男女混杂的场面已经不多见,而最重要的是唐朝的气候较1000多年前的郑国的气候较冷,现在所有的芍药淹没在草色里还没有开花呢。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唐朝的大一统, 经济文化中心集中在大城市,而1000多年前自成风俗和体系的郑国早已经不存在这算是年轻暖女最趋之若鹜的,也是到大城市去去长安,去洛阳,去打工去看花,去寻找新鲜的未来和爱情。

芍药之约的传承:爱情的坚守与传承

芍药之约,就是爱情的互动和约定。绰约东怜子,风流郑国诗。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唐朝的白居易,特地经过了郑地的溱洧,他是来找寻浪漫的芍药。

芍药之约的反思:爱情的变迁与坚守

芍药从郑国时候爱情的约定, 到唐朝白居易的失落,诠释了社会变迁给爱情带来的不稳定性。所有的约定可能都会失效,连爱情也是。最甜蜜的时刻,也是转身分离的开始。是为约定而备受的感情煎熬,门当户对,父母之命,成为主流,谁能真的把爱情进行到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51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