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核如何种植?请详细介绍一下杨梅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
杨梅核如何种植?杨梅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详解
土壤耕作及培土
杨梅树形优美,自然生长状态下也能形成整齐的圆头形树冠。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土壤的耕作和培土。杨梅园可间种茶叶或绿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成年杨梅园实行天然生草法, 雨后浅耕,秋梢停止生长后中耕除草,冬季全园深耕,并每年或隔年培土1次厚度7~10厘米。
砧苗培育
杨梅砧苗的种子一般从生长健壮的实生成年树上采收。种子发芽率与核仁的充实度成正相关,故采种前先检查核仁的充实情况,选核仁饱满的单株。果实采收后堆置3~5天待果肉腐烂、洗净并浮去不实粒后稍晾干即播。播种地宜选排水良好、 质地疏松的砂质红、黄壤,施足基肥后撒播或条播,用木板将种子压入土后覆以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覆草以防土表板结。注意防鼠、鸟害。当苗高6~10厘米时即行移植。
施肥
杨梅施肥时期主要有两次:春梢萌发前及采果后。前者促进春梢萌发、开花和后来啊良好;后者促发夏梢并使春、夏梢生长健壮,成为良好的后来啊枝。还有啊,在幼果发育期增施1次速效肥壮果壮春梢,在9月花芽分化期增施1次速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施肥量依树大小和后来啊情况而定。
整形修剪
杨梅雌雄异株,种植时须注意配植雄株作授粉树。因雄株花粉多,一般配植1%~2%雄植即可。杨梅树形常偏高,不便管理,需通过定干和拉枝等控制树的高度。一般干高45~60厘米,其上着生4~5条生长强壮、分布均匀、间距适当的主枝。对过长的主枝宜及时摘心或短截,并疏除过密枝或弱枝,促进主枝生长以形成坚固骨架。
嫁接及嫁接苗培育
杨梅嫁接时期因地区而不同, 广东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浙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嫁接方法依砧木大小而定,粗1厘米左右的小砧用切接或皮下接,大砧用劈接、嵌接或腹接。也可行根接。接穗一般随采随嫁接。从盛果期优良的雌株或雄株上选取2~3年生、直径0.5厘米以上充实枝条为接穗。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杨梅癌肿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2~3年生枝干。发病初期病部发生乳白色突起,以后逐渐增大成肿瘤。防治方法:除加强栽培管理使树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外 要搞好清园和修剪,减少浸染源,新梢期喷布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避债虫主要危害新梢叶片。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次年4月化蛹,5月上旬羽化成虫。防治方法:除加强栽培管理使树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外 要搞好清园和修剪,减少浸染源,新梢期喷布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疏果
杨梅以中果枝及短果枝后来啊为主, 这两类枝除顶芽为叶芽外其余为花芽。若任其后来啊往往过量,果小质劣,易形成大小年后来啊。为促使年年丰产和保证果实质量,宜进行疏果。疏果时间一般在生理落果后果实迅速肥大前。
开垦建园
杨梅栽培过去一般较粗放, 往往不经开垦整地就挖穴栽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管理。为使杨梅能早结丰产优质, 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栽培管理,应选择没有或少风害的地方建园,并依山地的坡度开梯田或等高撩壕或等高栽植。植前应开挖大植沟或大植穴,压绿改土和施足基肥后才种植。杨梅忌地性强,不宜连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