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冬季地膜覆盖五大常见误区,专家支招防错用!
作者:牧海耕山•更新时间:5月前•阅读10
大家好,我是农业种植专家小张。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冬季地膜覆盖那些事儿。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经普及多年,尤其在北方地区,很多农民朋友都把地膜当成了保丰收的“神器”。但你知道吗?在使用地膜的过程中,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不仅影响了种植效益,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今天,我就来揭秘冬季地膜覆盖的五大常见误区,并邀请农业专家为大家支招,让我们一起正确使用地膜,提高种植效益吧!
误区一:地膜越厚越好
很多人认为地膜越厚,保温效果越好,其实不然。一般来说,地膜的厚度在0.008毫米到0.012毫米之间即可满足保温需求。过厚的地膜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土壤透气性差、根系发育不良,甚至引发病害。
地膜厚度(mm) | 适用作物 | 保温效果 | 0.008-0.010 | 蔬菜、瓜果 | 较好 | 0.012 | 棉花、油菜 | 一般 | 0.015以上 | 较少使用 | 较差 |
---|
农业专家支招:根据作物种类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厚度的地膜,避免盲目追求厚地膜。
误区二:地膜颜色越深越好
很多人认为地膜颜色越深,遮光效果越好,其实不然。深色地膜虽然遮光效果好,但也会影响土壤温度,不利于作物生长。一般来说,透明地膜和银灰色地膜比较适合我国北方地区。
农业专家支招:根据作物种类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颜色的地膜,避免盲目追求深色地膜。
误区三:地膜使用一次即可
很多人认为地膜使用一次即可,其实不然。地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老化,导致保温效果降低。因此,建议每隔3-5年更换一次地膜。
农业专家支招:定期检查地膜,发现破损、老化现象及时更换,确保地膜保温效果。
误区四:地膜可以随意丢弃
很多人认为地膜可以随意丢弃,其实不然。地膜不易降解,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建议将使用过的地膜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农业专家支招:将使用过的地膜收集起来,集中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误区五:地膜可以替代有机肥
很多人认为地膜可以替代有机肥,其实不然。地膜只是起到保温、保湿、除草的作用,并不能提供养分。因此,地膜不能替代有机肥。
农业专家支招:合理施用有机肥,为作物提供充足养分。
冬季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正确使用地膜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帮助农民朋友了解地膜覆盖的误区,正确使用地膜,提高种植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