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在什么季节种植最适宜?瓠瓜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有哪些
瓠瓜栽培管理技术
播种育苗
1)播种季节。瓠瓜不耐高温,所以在选择播种季节时要特别注意。在保护地中用营养钵育苗,可以提前后来啊,延长生育期。比如在长江流域,一般在惊蛰前后在温床播种;而在福建,则是从雨水至春分之间在冷床播种。广州地区春季栽培早熟瓠瓜子,可以选择在12月至次年1月播种,秋季栽培则在7~8月播种。至于中熟瓠瓜,广州地区通常在3~7月播种。
最新文章飘香藤的扦插方法和季节。七八月水稻管理技术要点。
2)浸种催芽。选择饱满的种子,用55℃的温水烫种15~20分钟,或者用药剂浸种消毒。瓠瓜的种皮较厚,并有茸毛,不易透水,所以浸种催芽需要的时间为16~24小时。在浸种期间,要换清水1~2次。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 稍晾,待外边无水膜时用湿纱布包好,外包一层塑料薄膜,放在3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大约经过4~6天即可出芽。在催芽过程中,需用清洁温水冲洗2~3次防止种子腐烂。
上述就是瓠瓜什么时候种植好, 以及瓠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解决您在绿植花卉管理上的问题。一个生活小知识, 为大家介绍瓠瓜什么时候种植好和瓠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养花小知识,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瓠瓜播种前,苗床或育苗基质应先浇透底水。冬季低温季节所用的水必须提前备入棚内或采用井水。1、 温度管理:瓠瓜播后到出苗前,苗床温度白天应控制在30~32℃,夜间为16~20℃,以利于尽快出苗;出苗到分苗期,要降低苗床温度到白天23℃左右,夜间12~16℃,防止幼苗徒长;分苗前2~3天要适当降低苗床温度,白天...
2)整地、作畦、定植瓠瓜为浅根系,需水肥量大,种植地需深耕,多施腐熟堆厩肥。最好于秋天前作清裁之后每667米²撒施腐熟堆厩圈肥或塘泥5000~10000千克。然后深耕。干旱地在秋耕后进行冬灌耙平,以蓄水保墒。多雨或墒情好的地区,秋耕后不行平整,以促进土壤风化。到春耕或夏耕时 浅耕耙平作畦,然后按行开沟,每667平方米沟施优质腐熟混合粪肥1000~1500千克,或用粪干、饼肥、毛肥100~200千克,混土平整沟底,以备定植。
瓠子支架栽培, 可在1.3米宽的畦上种2行,株距6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1600株左右。也可在宽2.7米的畦上两边各种一行,株距26~33厘米。定植需选择晴暖天气,因瓠子幼苗柔嫩,移植时宜用手轻捏嫩茎,以免损伤幼苗。注意不散土坨,以防伤根。幼苗定植后周围地面可撒些切碎的稻草,以防雨溅泥浆黏附幼苗。
3)中耕管理抽蔓支架前进行多次中耕松土, 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缓苗。中耕时植株近处浅锄,远处深锄,避免锄动土坨影响缓苗。一般中耕松土3~4次。
交叉处和竹竿中间加横竿绑牢,以巩固竹架。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 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培育壮苗播种期的确定,应避开生长盛期处于高温季节,并使瓠瓜结瓜初期安排在 .... 第六章 瓠瓜 267 田间管理 ① 及时搭架 瓠瓜幼苗高15~20厘米,用长约2.5米的细竹竿搭人字架,即将竹竿在瓜苗内侧约5厘米处插入,一苗一竿斜向与对面竹竿交叉为X形,交叉处和竹竿中间加横竿绑牢,以巩固竹....
1)白粉病。主要为害瓠瓜的叶片,也为害茎蔓和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粉斑,发病严重时粉斑布满整个叶片。
3)育苗。播种前,准备好营养土和营养钵,将土装钵后浇透水放好。每钵中央放1粒出芽的种子,注意芽口朝下盖细土1~1.5厘米厚。覆土后盖严塑料薄膜,夜晚要覆盖苇毛苫和草苫,白天揭开利用阳光提高苗床温度,将床温控制在25~30℃。出苗时白天床温控制在20~25℃,夜间不要低于15℃。外界气温达20℃以上时可揭开塑料薄膜通风,气温下降时应注意覆盖保温。待幼苗4叶1心时即可定植。
瓠子初收的嫩瓜采收适季是开花后15~20天果皮具白色茸毛时采收。第一瓜及时采收,而旺果期的采收适期是开花后11~14天。一般每667米²产1500~2500千克,中晚熟瓠瓜一般每667米²产2000~3500千克。瓠子留种宜选择具品种典型特性, 生长强健、抗病害力强、后来啊早的植株作为留种株,第一、第二个瓜留种并将其余幼瓜和雌花全部摘去,做好隔离,防混杂、增施磷肥,促进种子充实。种瓜在外皮坚硬、皮色由淡绿转成褐色即为充分老熟的标志。留种果摘回挂于通风处,后熟10天左右剖瓜取出种子,或挂至翌年播种时再取出种子。每个留种果实可收籽250~350粒。
瓠瓜在种植地时 尽量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6.5最适合。
4)立支架、 整枝、性别控制瓠子一般在抽蔓后用2.7~3.0米长的竹竿搭成人字架,在约1.3米处交叉。为了便于侧蔓攀援和进行人工分层缚蔓,在人字架上用小竹竿或较粗草绳,设横架2~3道。晚熟葫芦进行平棚栽培较好。地爬瓠瓜不设支架,注意压蔓以防风害。瓠子的开花习性是主蔓发生雌花迟, 如杭州长葫芦在主蔓第一节至第二十节上很少着生雌花,而子蔓、孙蔓则自第一、第二节就开始连续发生雌花。
早熟架瓠子可不进行摘心。为促使雌花提早发生, 可当瓠瓜幼苗在第四片至第六片叶时用乙烯利150毫克/升叶面喷酒两次可使主蔓从第八节至第九节起到第二十节,从原来只生雄花改变为每节都发生雌花,使前期产量大大增加,总产量也有所增加。瓠子的人工辅助授粉对产量提高有显著作用,一般在傍晚瓠瓜开花时进行。
晚熟瓠瓜则主蔓、子蔓发生雌花迟,而孙蔓、曾孙蔓发生雌花早。所以栽培晚熟品种时在蔓上棚后留主蔓6~8片叶,对主蔓及子蔓及时提早摘心,以促使其发生孙蔓及曾孙蔓。中熟品种如长颈葫芦、细花、大花、花葫芦、青葫芦等,在主蔓上棚后即行摘心。子蔓后来啊后又行摘心,以促使其多生雌花及后来啊。栽培地瓠瓜也宜进行二三次摘心。
瓠瓜生长前期要及时防治蚜虫和病毒病, 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近年来一些地方,特别是多雨时节,其绵腐病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影响瓠瓜产量,从而影响了春季瓠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5)水肥管理瓠子对水肥的需要量大,需要多次追肥。追肥可用粪肥、 有机肥或复合肥,一般在开花后来啊期前,每隔3~4天追施1次进入后来啊期后随水追施,按每667平方米追20~30千克的复合肥为宜。瓠瓜喜完全肥料,忌单施氮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最好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开花坐瓜时要控制浇水,防止化瓜。进入后来啊期后要及时浇水,夏季炎热,应在早晨或傍晚浇。雨季注意排涝防止积水伤根。
瓠瓜什么季节种植合适瓠瓜的种植通常是分季节的, 但大多数都是在春季种植最好,如北方冬天杜鹃的养殖、北方冬季杜鹃养殖要点、鸭脚木病害防治等。
一、瓠瓜品种选择瓠瓜夏季栽培适宜海拔高度200米以上区域种植。瓠瓜种子消毒和催芽技术。3、苗期管理:育苗时应避免氮肥过多,保证有充足的光照。
3)绵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贴土面的瓜先发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状,后迅速变软,致整个瓜变褐色软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绵毛。防治此病一般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定植前, 彻底清除田间残枝病叶和杂草;选用健康、无病瓠瓜苗;深沟高畦,防积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畦面采用地膜覆盖。化学防治:苗期发病可用下列化学药剂喷淋, 如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生长中期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交替喷雾。
雨季隔10天左右1次 连续防治2~3次:波尔多液充分喷瓠瓜果实使其表面形成保护膜,可起到极好的防治效果。
4)瓠瓜变苦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有些地方, 瓠瓜常出现全株严重变苦,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基因的品种天然杂交,后代因基因互补而产生葫芦甙B引起的。这种变苦与外界环境及栽培条件无关。防止瓠瓜变苦的根本措施是:引入外地品种时必须先与本地品种杂交以测定其是否属于同一基因型, 如属于同一基因型的,才可大量引种。
防治此病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多硫胶悬剂1000倍液。每隔7~9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控制为害。上述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可根据上茬蔬菜采收时间适当提前或延迟,但时间不应超过10天。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 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2)病毒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后叶片呈现黄绿斑点、黄花皱缩或呈现深绿色相间的花叶。防止此病应从加强栽培管理着手,如培育壮苗、合理施肥浇水,及时清除病株,及早防治蚜虫。防治蚜可喷布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
4、 田间管理:苗高20厘米左右时用长度2.5米的细竹竿搭人字架,种植期间加强浇水、施肥管理。2、培育壮苗:避开生长盛期处于高温季节确定播种育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