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科学管理西葫芦种植,才能实现高产高效
一、选种与播种
西葫芦种植要高产,先说说要从选种开始。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至关重要。比如灰采尼西葫芦、长蔓西葫芦等品种都是不错的选择。播种前,需用55度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后浸泡5小时再用清水冲洗,确保发芽率高。采用播种干籽时还需进行种衣剂包衣,增加种子抗病性。
二、整地施肥
西葫芦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以5.5-6.8为佳。整地时 多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地3-4方,配合硫酸钾型控释肥60-100公斤,生物有机菌肥80公斤,大豆饼肥100公斤,硼肥0.7公斤,大量微量元素水溶肥2.5公斤。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三、育苗移栽
西葫芦根系再生能力弱,移栽时尽量保护根系。采用大营养钵育苗或直播种植,苗龄最好不超过30天。移栽时将苗床透水,带大土坨,减少根系损伤。定植后浇透定植水,覆盖松软的土,保持土壤湿润。
四、定植与密度
西葫芦出苗后30天左右,具有三叶一心展开即可定植。大型的西葫芦品种一般采取等行距株行距50×50公分双行定植, 每亩保苗大约1600株左右;小型品种一般株行距40×40公分双行定植,每亩保苗1800株左右。
五、 温度与水分管理
幼苗期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超过25℃时要通风降温。西葫芦返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9-25℃之间,夜间12-15℃。开花坐果期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0℃以下叶温头半夜18℃后半夜保持在14-15℃左右。科学控制水分,出现缺水症状时浇小水,浇水后注意通风。
六、 人工授粉与病虫害防治
早春西葫芦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季节,不进行人工授粉容易出现落花落果。一般安排在早晨9点前后采用雄花花蕊轻轻涂抹雌花柱头完成授粉。常见病虫害有病毒病、蚜虫、蓟马等,可用香菇多糖、阿维噻虫嗪、吡蚜酮等进行防治。
七、 采收与后期管理
西葫芦以嫩瓜为商品出售,早春开花后两周左右采收,夏秋种植的西葫芦开花后7天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时间一般安排在晴天上午进行。及时采收,有利于提高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